水墨画会成为中国美术的文化象征吗
来源:中国民俗文化网 作者:张法
注释:
①参朱其:《中体无体,西用无用——当代水墨的本土化困境》,《中国艺术》,2009(3)。
②参鲁虹:《从现代水墨到当代水墨》,当代中国画,2008(3)。
③沈语冰:《现代水墨面临的问题与机遇》,美苑,1995(3);刘子建,《现代水墨谈》,美术观察,1996(6);高伟川:《现代水墨去向思考》,美术观察,1996(6);张羽:《关于现代水墨的思考》,美术观察,1997(5)。
④朱其:《中体无体,西用无用——当代水墨的本土化困境》认为,实验水墨参照的不是西方的现代艺术,而是西方的当代艺术,从而不应叫“现代水墨”而应叫“当代水墨”。但笔者认为,从中文的词性和大的画史逻辑看,现代水墨的命名为好。论证起来太复杂,不在这里展开。
⑤朱平:《20世纪末实验水墨的文化诉求》,艺术百家,2007年第4期。
⑥贾方舟:《现代水墨的趋势与前景》,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99(3)。
⑦张辉:《评当代中国画发展中的一个怪胎:新文人画》,美苑,1991(2);毕建勋:《是真文人画,还是假文人画》,美术观察,1997(11);王南溟:《从倚老卖老到未老装老:新文人画与流行画风》,中国书画,2004(12)。
⑧邓福星:《新文人画略说》,美术,1989(4);殷双喜:《新文人画:众说纷纭的文化现象》,美术,1989(6)。
⑨水天中对之的理论打击最有力。参水天中:《进入新世纪的水墨画》,美术研究,1999(2)。
⑩薛永年:《变古为今,借洋兴中——20世纪中国水墨画演进的回顾》,美术研究,1996(2、3)。
(11)张羽:《水墨,是一种精神——当代实验水墨的艺术史意义及其语言特征》,画刊,2007(03)。
(12)范迪安:《水墨本色乃其精神属性》,艺术·生活,2009(1);张羽:《水墨,是一种精神——当代实验水墨的艺术史意义及其语言特征》,画刊2007(03)。
(13)卢辅圣:《前水墨画与后水墨画》,美术研究,1999(1)。
(14)水天中:《进入新世纪的水墨画》,美术研究,1999(2)。
(15)参见易英:《关于实验水墨的种种问题》,艺术·生活,2008(3);水天中:《进入新世纪的水墨画》,美术研究,1999(2)。
(16)水天中:《进入新世纪的水墨画》,美术研究,1999(2)。
(17)参见朗绍君文:《分离与回归中国画的趋势与可能》,载郎绍君:《现代中国画论集》,广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18)参见刘曦林文:《反思及开放的年代》,载刘曦林:《中国画与现代中国》,广西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19)李明晓:《模糊边界——关于水墨画发展的多元选择》,东南大学学报,2001(4)。
(20)郭磊:《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墨画的现代性困境》,美术研究,2009(3)。
(21)孔新苗:《水墨艺术的三种文化面相》,文史哲学,2003(5)。
(22)范迪安:《水墨本色乃其精神属性》,艺术·生活,2009(1);张羽:《水墨,是一种精神——当代实验水墨的艺术史意义及其语言特征》,画刊,2007(03);鲁虹:《从现代水墨到当代水墨》,当代中国画,2008(3)。
(作者简介:张法,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上一篇文章:叶雕画——以树叶为原料的手工技艺
·下一篇文章:书法“雄浑”审美形成中的民族心理作用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jjr.com/news/smjz/203281517143AA9HJJ1FAG4B9J22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