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熊孩子”来袭: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2)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习力教育知识 > 学习管理 >

暑假“熊孩子”来袭: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2)


栏目: 学习管理     |      作者:佚名

  市民小王:对门小孩子爱串门,来我家当“混世魔王”

  市民小王家和对门邻居家平时关系处得不错,两家人经常来往。这几天对门7岁的男孩乐乐放暑假了,时不时就溜达到她家来了,小王的婆婆在家带1岁多的孙子,不好意思拒绝。所以,小王几乎每天下班回到家,就看到乐乐和自己的小宝贝在打闹折腾。乐乐总把家里的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不说,婆婆一个没看住,乐乐就把小宝贝逗哭了。

  “好几次我卧室的抽屉也被翻了,粉扑、口红什么的都弄坏了。”小王说,她跟乐乐和颜悦色地说过也不管用,对方家长不以为然,以“孩子还小”为借口,不当回事,搞得好像她太小心眼似的。

  特别提醒

  怎么引导教育“熊孩子”?

  这些孩子大都在7岁到10岁,怎么会变成“熊孩子”?本报采访到两位在家庭教育等方面有研究的专业人士,请她们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组织孩子自演情景剧逐条记录不同角色的感受

  “涛妈”是一位教育经验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妈妈,她在山西最先开始做正面管教传播和教育。

  听了记者讲述的事例,涛妈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这些描述给她的直觉反应就是,父母亲可能平常没有做出好的示范。这种示范就像是平常教育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但自己经常过马路闯红灯、抢道等。

  现在大多数父母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在孩子的行为层面、道德层面,关注得少。发生这些情况,光讲道理不够。父母的说教、惩罚容易激起孩子对立,没有用的,反倒忽略了解决问题。

  在这个时候,不妨组织孩子们演一场情景剧。进行角色分配,有的孩子扮演四邻、有的扮演培训班或托管班工作人员、有的扮演孩子自己,每个孩子在角色中充分体验,看看自己的做法给别人带来什么,别人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将心比心,再组织孩子们讲讲自己角色的感受,一条一条地记录下来。

  随后,培训班老师不要摆出大人高高在上的姿态讲道理,有些道理孩子都懂,而一定要有技巧地带领孩子们展开讨论,我们该怎么说,具体怎么说,怎么做。成人要格外注意,一定是要以孩子为主体,自己发现自己,自己解决问题。如果是大人主导的,他是不服气的。

  要注意的是,成人和孩子的沟通技巧方式方法很重要,需要成人放下姿态和孩子探讨,而这种方法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时间,需要学习,需要经验。

  孩子体内的能量没有被消耗,要让孩子学会自主管理

  成志群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太原果行育德心理咨询公司咨询总监,她说,可以看出,一方面孩子在平时受到来自父母、学校的管理比较严格,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他体内的能量没有被消耗,所以,到了相对没人管的场合,就开始自由发挥了,成了“小坏蛋”。

  家庭教育中,有的孩子事事都请示父母,拿张纸也问行不行,有的孩子正好相反,这些都是被父母的过度看管或“放养”了。家长要想想,有没有给孩子自主的部分,这种自主,不是漫无目的的自主,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被允许的“自主”,让孩子知道“我可以”,家长信任孩子做一些事情,比如拆了玩具探究内部结构等。让孩子把能量积极地释放出来。告诉孩子明确的规则,不要太大,太宽泛,然后允许孩子自主尝试,提供更多的机会教会孩子能够自主管理自己,让孩子的言行更“规范”。

  孩子犯了错误,充分理解他的这种能量释放的办法,用具体行动让孩子知道要为错误承担责任,告诉孩子家长和孩子要在一起,不要过分责备,弥补的办法是孩子可以接受的,不伤害孩子自尊。

  特别推荐

  这些有意义的事儿可以让孩子们不那么“熊”

  记者在几个500人的家长QQ群、微信群进行了了解,家长们对“熊孩子”给出了几点建议。

  1、与所在社区联系,提前了解本辖区的暑期实践活动,积极参与。

  2、了解省、市、区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各大小公园等文化场所的公益活动,如讲座、小志愿者服务。

  3、参加各种靠谱负责任的夏令营。

  4、阅读国家童书推广人推荐的适龄课外书籍。

  5、欣赏儿童剧、适龄经典青少年电影。

  6、上适合个人兴趣爱好的学习或加强班。

  7、了解社区、社会,观察社会中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社会角色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表现。

  8、力所能及地从事家务锻炼。

  9、积极参加体能锻炼。

  10、通过各种方式感知父母的辛苦。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12个超经典的时间管理技巧!(你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

下一篇:学习管理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