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书画业年薪五十万难找综合型人才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作者:龚曦
新华网浙江频道4月20日电 书画征集经理一“将”难求 “老板只告诉了我们哪幅画是谁画的,卖多少钱,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记者在杭州南山路画廊采访时,一连7家画廊的营业员对记者的提问都是一脸茫然,连画的特色都讲不出来,这怎么卖画呢?记者不禁满腹疑问。 “不仅仅是画廊,整个杭州书画行业都存在人才紧缺的现象。经营和推介人才不足,已经成为限制杭州书画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北京和杭州两地从事书画经营的范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书画作为一种商品实在太特殊了,仅仅从艺术角度或者从经营角度根本就不能全面把握。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书画经营公司要操作好,肯定需要一个既懂艺术又懂经营的书画征集经理,这就是我们的‘大将’。而‘大将’实在是太难找了。”浙江皓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般的工作人员拍卖公司可以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向社会寻求,但公开招聘在招“大将”这一环上却行不通,一方面是个人的能力需要长期的考察;另一方面,书画征集的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赝品,这些赝品也许一般人看不出来,收还是不收,这就得看“大将”的人品了,而人品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看出来的。所以,许多公司聘用的征集部经理都是公司老总的老熟人、老朋友,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发掘范围。 确实,征集一千幅拍品容易,大型的拍卖公司只要发个公告,就会有许多藏家纷纷献宝;但要找一个能辨别这一千幅作品真假优劣的人才,实在太难了。位于湖墅南路的杭州收藏品市场上,每周六、周日都会举办收藏品交易的集会,上百名在全省各地搜罗藏品的商贩会将一周来收集的东西摆上摊位。“到底有哪些对哪些不对,我自己也说不好。只要卖出价格能比买进价格高,就行了!”一位专门搜集瓷器的老板告诉记者,“收藏这一块,水太深了,没十年八年的工夫,难上手。” 书画市场鱼龙混杂,购买者也需专业人士协助 无论是根据政策规定,还是市场的真实需要,书画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都是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据悉,去年国家文物局为了整顿艺术品拍卖市场,对于文物拍卖许可证设置了更高的准入门槛,其中有一条款规定要求持证公司有5名以上高级文物博物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这道门槛让杭州不少拍卖公司大动干戈,到处聘请已经退休在家的文博专家。 与此同时,书画市场上作品的真假难辨,也让书画的鉴定人才显得特别缺乏。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跟北京、上海等地的市场相比,杭州的艺术品拍卖企业显得小而多,其中有重视品牌的拍卖公司,也有浑水摸鱼、赚一票就走的拍卖行。他参加过的一场最差的拍卖会,赝品竟占了半数以上,甚至连主打拍品也是假的。这样看来,不仅书画经营机构需要专业人才,购买者更加需要有专业人士的协助。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位优秀的书画经营人才,他很清楚知道该怎么样征集书画,怎么样鉴定,最后又怎么把画卖出。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奥秘太多了。现在就算开价50万元一年,都难找到一位优秀的综合型书画人才。” 人才紧缺,跳槽频繁 杨鹃:十年磨一“才” 年近50的杨鹃前些时候跳槽了,跳到一家知名的书画拍卖公司做书画部副经理。这件事让许多不了解她的人产生了疑惑,这个年纪还跳槽,图个什么呢?然而,这个留着干练短发的女士却认为这实在是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在她眼里,书画界需要的是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才,年轻人虽然干劲十足,却缺乏鉴定书画作品真假的实力。她对记者说:“书画这一块不比其他,要的就是个人的经验,没有10年的工夫成不了气候。我现在跳槽正是时候!” 杨鹃早在1996年就看出了书画业的巨大前景,于是,她开始朝这个方向努力,从一个仓库保管员一直做到现在的负责书画收集的书画部主任,这期间她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我最早进的是一家文化公司,那时候真的什么都不懂,怎么将一幅画卷成轴都不知道。”杨鹃告诉记者,“同行即敌,在一起工作的同事们没有一个主动教过我。为了早些学到东西,我每天都竖着耳朵听,听他们怎么评价一幅画,偷学鉴别赝品的秘诀。有了一段时间的积累后,我终于知道了鉴定的要点,比如说要看纸质、看印章、看用笔。”杨鹃逐渐进入角色,最后成为那家文化公司的书画部主任。 最近四五年,浙江迎来了书画市场的快速发展时期。拍卖公司、文化公司、画廊如同雨后春笋,一个接一个地开办了起来。书画人才的极度缺乏以及书画界对人才的渴求使得像杨鹃这样的专才身价倍增。据她回忆,仅2000年一年,先后就有3家书画公司向她伸出了橄榄枝。但杨鹃都谢绝了。“那时候我在努力抵制诱惑,因为我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品德,虽然他们开出的薪金十分诱人。”说这句话时,她显得异常平静。她告诉记者,平时接触的书画,贵的价值数百万,便宜的也要上千元,德比钱更重要。谢绝那3家公司的邀请,目的就在于培养自己的口碑。她说,“虽然能学到书画知识靠的是我自己的能力,但没有公司这个平台我怎么也不会成功的。知恩图报,我当然得先把学到的东西回报给培养我的公司呀。” 2005年,杨鹃所在的公司经营方式发生了转变,她失去了这个工作10年之久的平台。出于对书画的挚爱,她终于下了跳槽的决心。现在,杨鹃在一家在浙江数一数二的拍卖公司已经工作了两个多月了,对于新环境,她很满意。她告诉记者,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公司能一步步壮大起来,成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名的国际拍卖公司,也让自己在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再创一个辉煌的10年。 周胜:“我把老板炒了!” 周胜再也不能忍受不懂行的老板在他面前指手画脚了,于是写了一封辞职信,把老板炒了,自己开了一家文物公司。 周胜今年52岁,从小就喜欢搞收藏的他对古玩特别有研究。辞职前他在一家拍卖公司担任副总,公司征集的所有古玩都要经他的手才能出售。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和老板的矛盾逐渐激化。 “副总经理的责任就是把关,虽然我不敢保证经我手上拍出的东西全都是真的,但我绝对能保证我没有昧着良心收假货。收藏不怕贵,却怕假,假东西卖出去了,虽然拍卖公司没法律责任,但会砸公司的牌子,还会影响征集人的口碑,没了口碑我怎么在收藏界里混下去啊。” 周胜的老板是半路出家经营收藏品拍卖的,对收藏品的认识自然没有周胜深刻。于是,从进入公司的那一天起,对同一件藏品周胜和老板往往会有截然不同的认识。 矛盾的激化源于一只古花瓶。花瓶是老板想尽办法从一个熟人那里收来的,老板认为花瓶肯定是好的,没问题。但周胜每次看到花瓶时,总觉得不对劲。按照一般的操作,一旦觉得不对劲,那么这件东西决不能上拍台,应该还给收藏人才对。但老板却坚持收进了这只瓶子。虽然最终谁对谁错没有定论,但周胜对老板已经失望了,最终他选择了离开。 现在周胜开了一家收藏品公司,靠着自己几十年培养起来的人脉关系,周胜的生意非常顺利。每周圈里的朋友都会给他打电话,询问他最近进了什么好东西,或者告诉他自己买了什么玩意,让他来看看。 周胜现在觉得很开心,“多亏下决心自己出来干,要不然,我一把年纪还在一帮外行那儿受气哪!”(龚曦)
·上一篇文章:著名画家、导演陈逸飞因胃出血在上海去世
·下一篇文章:八位书画家苏州“报春” 挥毫泼墨祝姑苏繁荣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jjr.com/news/artxw/0721135132FJ96GD82674HJ8AGGJ44.htm
相关内容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