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这天然的中国历代书法博物馆需要我们来保护
来源:中国泰山信息网 作者:佚名
登临泰山,除了观赏自然秀丽的风光景致,便是欣赏那琳琅满目的碑林石刻。抚摸着这千百年来的苍古斑驳的遗迹,仿佛能真切地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想见那久已逝去的远古文明和璀璨的文化。然而,泰山石刻的保护越来越成为一大难题。近年来,泰山管委采取科学手段,对石刻保护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泰山石刻历史久远、规模宏大、数量众多,为世界名山之最,据不完全统计,从山脚下的岱庙到泰山极顶,泰山现有各类石刻1800余处,分为碑刻、摩崖、墓志、经幢等类型。这一山的石书,既有千言大观,也有一字之惊;既有帝王御笔,也有草民狂书;既有万丈摩崖,也有盈尺小碣;既有精雕细磨的龟牌,也有粗犷急就的凿石。大字如斗,小字如蝇;真草隶篆,代不绝书,琳琅满目,瑰丽多姿。著名的有秦《泰山刻石》、汉《衡方碑》、晋《孙夫人碑》、南北朝《经石峪金刚经》、唐《纪泰山铭》、宋《青帝碑》、元《天门铭》、明《洪武碑》、清《摩崖碑》等。其内容涉及帝王封禅告祭、文人题诗吟岱、庙宇重创重修等方面。这些石刻,或佐证历史,或点景抒情,或寓理成趣,丰富了泰山文化的内涵,形成了一座天然的中国历代书法博物馆。 泰山石刻,是泰山留给我们的丰厚的文化遗产,而石刻文物因其特殊的材料,也是容易被损害的文物。如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等因素,而强光照射常常会加剧露天石刻的风化、胀裂、酸、碱、盐腐蚀等不同程度的损害,出现粉化、变色、生霉、起甲、破裂等现象。为保护好这些石刻,近几年来,我市加强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去年3月份,泰山管委成立了文物宗教局,重点加强景区石刻的保护,出台了《泰山景区文物管理办法》、《泰山景区刻石管理暂行规定》等管理办法,并与有关部门、单位逐级签订石刻文物安全责任书,对重要的石刻在景点设立了管理所,专人看管。 去年泰山管委投资160万元,对原有的石刻进行了描红,对沿途分散的石刻采取了巡查、增加护栏和警示牌等,杜绝了游人的攀爬等人为破坏行为;对沿途10多处存在隐患的重要石刻进行了加固处理,如“万笏朝天”进行了加固,并增设了防护网,“五岳独尊”旁边增加了绿化、加装了防护网;对63处去年新发现的石刻进行了有效保护,一部分重新描红,一部分断裂的重新粘贴、加固和复位,使之焕然一新;对岱庙碑廊屋顶进行了重新整治,加设了灯光、护栏、通风设备等;对重点文物经石峪刻经,增设了24小时监控设施,并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泰山文物管理部门联合山东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共同实施了经石峪刻经的科学保护工程。2001年,按照国家文物局审批的经石峪保护方案,泰山文物管理部门对刻经进行了科学的化学保护和物理保护。根据经石峪刻经表面严重风化剥落的现象,采取了“加固部分破碎块体,封护风化刻经表面”的保护措施,增强了石刻的抗风化能力。化学保护分为两部分:一是对裂隙发育的石刻岩块和即将剥落的风化岩片进行灌注粘结处理,采用环氧树脂—聚酰胺+糖醛—丙酮系列配方来完成。二是采用有机硅涂覆石刻表面,给石刻“穿上”一层防护服,将各种自然因素的破坏作用降到最小程度。刻经处理后,经石峪岩面的色调变化也相当小,肉眼几乎不易察觉。 今年,泰山管委投资50万元,将一些挖掘出的碑刻集中起来,移到雨花道院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碑林,进行重点保护,目前正在施工中,预计8月底完工;对岱庙汉柏院内东墙上的碑刻进行有效的保护;投资30万元,对孔子庙下面的振衣岗石刻及周边进行环境提升工程,现已开始施工;投资3万余元,在后石坞设碑墙重点保护散落的残碑。将南天门摩空阁的重修碑记石碑扶正并砌入墙中,加以保护;对盘道两侧的石刻进行描红的同时,对石刻周边进行环境整治,对有碍石刻观瞻的杂物清理干净。 泰山石刻丰富了泰山、岱庙内的文化内涵,使泰山成为一座露天博物馆,尤其是成为一座露天的石刻艺术博物馆。同时,也为泰安打造出了一处处意蕴丰厚的人文景观,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们无声地与游人交流着登览的感悟,诉说着世事的沧桑。
·上一篇文章:八旬老翁 想办“毛体”书法展
·下一篇文章:八位书画家苏州“报春” 挥毫泼墨祝姑苏繁荣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jjr.com/news/artxw/0746123731C5GC0H1472A8JBI8H2DH.htm
相关内容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