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参观不能过度娱乐化

博物馆参观不能过度娱乐化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佚名

    如今,博物馆需要面对的参观群体不再是“精英分子”,而是普罗大众。这一部分人有些并不了解参观的环境需求,参观素养不高。但他们愿意走进来看,已经是成功的第一步了。就像一片灯光照向大自然那样从老建筑中终将焕发崭新的未来,总有一天,博物馆参观将成为老百姓最喜爱的文化活动。

■ 如今,博物馆需要面对的参观群体不再是“精英分子”,而是普罗大众。这一部分人有些并不了解参观的环境需求,参观素养不高。但他们愿意走进来看,已经是成功的第一步了。就像一片灯光照向大自然那样从老建筑中终将焕发崭新的未来,总有一天,博物馆参观将成为老百姓最喜爱的文化活动  梁晶 摄

  ■ 博物馆内景 (梁晶 摄)

■ 无论是展品,还是参观者,都需要安静的环境,这样才能有序参观  姜锡祥 摄

  ■ 无论是展品,还是参观者,都需要安静的环境,这样才能有序参观 (姜锡祥 摄)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宋向光本周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博物馆的教育研究功能日益弱化了。再过几天,暑假要到了,不少家长会选择带孩子去博物馆寓教于乐,初衷很好,不过一旦进入博物馆还是需要保持安静,毕竟博物馆不是“游乐场”。

  放下身段很有必要 娱乐程度因馆而异

  随着今年3月新《博物馆条例》的出台,几处改变引起业内的热议至今未平。北大教授宋向光肯定了博物馆“教育、研究和欣赏”的目的,但他认为目前民众还是以“欣赏”为主要目的,学习和教育功能却有所弱化。这与博物馆根据大众需求的变化,在展览编排上更加注重观赏性,而对背后的完整知识体系重视不够有关,而媒体宣传时过于侧重“国宝”的卖点,将博物馆参观与一般休闲活动混为一谈。

  不同类别的博物馆有不同宣传教育作用,其布展方式自然需求不同。比如建了新馆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所展示的主题是从古至今的自然生物发展史,参观对象以儿童为主,在这里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让参观变得更轻松愉快,非常能够达到科普的效果。然而一些陈列艺术品的博物馆就未必适合“热闹”参观,人数过多、太过嘈杂,都会让参观效果大打折扣。

  休闲参观初衷不错 艺术教育还需安静

  如今,不少博物馆里都设置了休闲区,不仅有书店、纪念品专柜,还有餐厅、咖啡店,甚至儿童活动区等配套设施,让前来参观的人们得到了舒适的休闲放松,让参观显得更人性化。这些延伸性服务本是出于提高参观品质的目的,却在一定程度上,让博物馆参观变得如同逛商场一般,减少了艺术教育的功能。

  艺术教育需要安静的环境,尤其是对低龄儿童的教育往往需要创造更好的环境,让孩子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到展品上。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正津津有味地看着展品,津津有味地听着讲解,却在不远处看到了儿童活动区里许多小朋友都玩得很开心。这时候,孩子还有心思学习这些一动不动的文物或艺术品的故事吗?恐怕很难。其实,原本带孩子去博物馆接受艺术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学会欣赏艺术或者学习到一些知识,如果是冲着博物馆的配套服务而去,难免有本末倒置的感觉。

  鼓励更多免费开放 也需公众文明参观

  暑假将至,相信有不少家长已经将各大博物馆列入了带孩子出游的名单中,尤其是越来越多公共博物馆实行了免费开放,也让家长们觉得既省钱又省心。但是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又要担心,一部分人会利用博物馆免费开放并且开放冷气的“便利”,将博物馆当成了“纳凉圣地”。

  免费开放固然能够吸引老百姓走进博物馆,这是成功的第一步;要怎样让走进来的老百姓真正是对展览有兴趣,而不是对空调、休闲感兴趣,才是更加重要的课题。近几年,很多博物馆都用心地准备了不少精品展出,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老百姓伸出了邀请之手,而老百姓也应该注意参观文明,既是尊重艺术,尊重博物馆,更是尊重自己。


·上一篇文章:吉林满族绣品展长春开展
·下一篇文章:英国插画家马丁·汉福德艺术展在香港海港城举行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jjr.com/news/artxw/15712129267CH6C8DC7G77DB38IC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