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什么方法来发展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
来源:学习力教育智库 作者:佚名
教育应尽可能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案:教师应尊重学生对自己认知风格的意识,并给予机会去管理自己的学习,鼓励学生负责任地计划并监控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帮助学生逐渐地了解自己的内在潜能与发展这些潜能的方法。换言之,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而非只是被动接受学习方案。例如,音乐欣赏课的进行方式可以是:同学们由自己的内心感觉出发,藉由课程的协助,找到一位与自己的心灵相通的“主修作曲家”,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和他浸泡在一起,收集有关他的任何资料(书籍、音像资料、乐谱等等),探索他的音乐与生命的世界。由于每位学生选定的作曲家都不相同,老师也将个别的协助,并在课堂上与其它同学的主修相交流。在对音乐及生命在感性与理性交融的过程中,产生自发性的思索力量。 以欣赏歌剧为例:我们中国绝大部分学生在初学阶段不可能很投入的欣赏歌剧,原因是不了解歌剧的创作背景、故事内容及歌剧中所运用的演唱演奏形式等等。这就需要通过多元智能的发展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可采取以下方式来激活学生的音乐智能。 首先,感知阶段。可听听歌剧中的著名音乐片断,为欣赏全剧先做个热身运动。在欣赏这些著名咏叹调时,应充分了解它们的作品风格、曲式结构、和声进行、节奏、旋律进行和演唱形式等特点。在了解这些特点的同时,学习者必须具备相应的音乐智能及数学逻辑智能。也即以这些著名咏叹调为搭桥,进而欣赏更为复杂的歌剧片断。 其次,理解阶段。感觉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学习一个音乐作品,实际上是学生与作曲家之间的互动交流。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引导学生搜集音乐家的一切资料(书籍、音像资料、乐谱、乐评等等),沉浸在他的音乐海洋里,与作曲家多层次交流沟通,从而对作品和作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这个感性认识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认识音乐作品的特点、结构和表达的意义,而且要互相交流,达到较深层次的认识。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音像资料等分组了解作者生平、歌剧创作背景、歌剧风格、歌剧的故事情节、名角的扮演者以及歌剧的音像资料各种版本等等,并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对歌剧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在此环节中,学习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语言智能和人际智能。 最后,运用阶段。在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实践,进而学会欣赏所学的音乐作品。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基因、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不同,音乐智能与其它七种智能的相互作用方式不一样,在整体发展中实现自我发展的水平也不一致,学生的欣赏方式和理解水平、运用能力也不尽相同。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会一个曲目只是向成功迈出了一步,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逐步使学生学会用艺术形式去表达自己和人类的情感。此时可以让学生欣赏全剧。在欣赏过程中注意听辨乐队的配器、音乐的调性色彩、每种音色所代表的角色及演出的整个剧场布置等等。并在欣赏结束后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除要具备上述的智能外,还需具备空间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而在整个活动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是主动的学习,即需具备相应的内省智能。
·上一篇文章:什么是逻辑-数学智能?
·下一篇文章:什么是音乐-节奏智能?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jjr.com/news/baike/181414153GC419IG42BDD7BHC14H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