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学生需求出发——发现课、分享课与验收课

一切从学生需求出发——发现课、分享课与验收课


来源: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作者:欧阳海萍

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教师以站出来的姿态服务学生,从而客观地了解学生需求、学情……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去分享,老师的角色就是关注、指导、评价反馈……

新课堂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学生充分暴露学情,教师深入了解学情。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江苏省昆山前景学校重构课堂流程,开设发现课、分享课、验收课3种新课型,并将这3种课型整合成一个整体的教学单元,让学生的学习更完整、更系统。

课型重构:让孩子获得不一样的成长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在课堂上,如果将几十个孩子看成是一样的树叶,对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公平的。基于这样的思考,江苏省昆山前景学校深入研究中小学生的学习规律,从尊重认知和成长规律出发,实施“发现课”、“分享课”、“验收课”的新课型重构工作。

发现课、分享课、验收课,这3种课型的实施目的,在于让不一样的孩子都获得不一样的成长,而且是持续不断的成长。在学生的儿童阶段,教育要关注对他们的“允许”,允许他们的知识有多有少,允许他们的能力有高有低,允许他们的情感有轻有重,允许他们的态度有好有坏。只有“允许”才能发展,只有“允许”才能成长。

在发现课、分享课、验收课上,学生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暴露学情,教师也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发现学情。

对于重构后的3种课型,其作用与意义,可以概括如下——

发现课。教师首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注入能够达成目标的信心,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真正地预习知识,并在预习的过程中,由学生个体,到对子,再到小组,依次地暴露问题,形成“生成性”的学习目标,变成小组学习目标。之后,教师深入到学生、对子、小组中,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学情,将学生大致分为3个层次。

分享课。在发现课的基础上,教师对班级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类,让每个小组认领自己的任务,然后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小组展示与学情暴露。各小组对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后,教师在班级内给每个小组搭建平台,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技巧方法、思维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在发现课上学习情况的一种检查和反馈。

验收课。验收课的目的是对学生个体、对子、小组,进行阶段学习情况的检测和总结。验收课上的检测,不仅针对知识,更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是对学习情况的一个综合反馈。

发现课、分享课、验收课,这3种课型之间的联系,其实就是发现问题、暴露问题、分享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总结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在一次次的学情了解中,看到学生的成长和变化。教师不应回避问题,而应深入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细节,更好地关注他们、指导他们、帮助他们。当教师改变了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后,才能真正发挥在课堂上的作用。

发现课案例:读音与错字

课堂目标:

能在读、写中,找到自己读错、写错的字或词语,并找到解决它们的方法。

学习内容:

1. 读

对子之间交换课本读,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帮助对子圈出读错的字或词语。要求:圈出读错的字或词语;对重点词语、精彩语句进行标记;相互检查所标注的自然段是否正确。

2. 注

把圈画的字或词语利用查字典或对子帮扶的方法,进行注音。要求:圈画出的字或词语,必须全部注音;对子找到共同的错误后,记录在本组的暴露区。

3. 写

在规定的时间内,默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要求:工整地默写词语;对子之间相互批改,统计默写词语过程中,正确与错误的数量;对子之间共同的错误记录在本组的暴露区。

4. 理

组长组织本组学生对组内标记出的易错音、易错字进行整理,找到出现错误频率最高的字词。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观察与记录,会对学生基础的字词过关程度,有更清楚的了解。同样,学生也会对自己的情况了解得更充分。对字词进行检测时,学生会掌握衡量自己进步的尺度。

分享课案例:《神奇的克隆》

课堂目标:

1. 能结合课文及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到克隆的“神奇”之处,并与大家分享。

2. 能把克隆技术的发展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介绍。

学习内容:

1. 初读

边读边思考:克隆是什么?克隆神奇在哪儿?克隆有什么作用?

2. 精读

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你觉得克隆神奇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自己对克隆的感受表现出来。

3. 分享

关于“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你有哪些了解?请与大家共同分享。

4. 畅想

假如你现在是克隆技术专家,你想克隆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请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将这些内容写下来吧。

根据发现课的问题暴露情况,学生尽量在小组内解决所有问题。如果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他们有不同的看法或见解,那么可以把问题作为分享课的目标,让各小组进行任务认领。同时,还要给小组展示提出要求,比如:谈自己对克隆技术的“神奇”感受时,可以用角色扮演、编写顺口溜等形式进行表演;分享克隆技术如何造福人类时,可以利用绘画、图片、情景剧等方法;想象自己是克隆技术专家时,可以搭配解说、制作模型等手段。

给了学生不拘一格的分享形式,就是给了他们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在不同的方式中,体验到独特的收获,在自己的感悟中,去创作、去领悟,在积极的准备过程中,学会团队协作、配合。这样,既增加了他们的团队荣誉感,也增强了他们完成任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验收课:课堂知识再梳理

1. 明确目标

在前面两个课型中,教师会对学生的学情有一个基本了解,此时,教师要将学生分成至少3个不同的层次,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每次检查、验收的不同目标。此外,教师还要面向全体学生,解释评价机制、评选优秀的对子和小组、表扬进步最大的学生。

2. 检测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独立认真完成测试的题目,教师则巡视全班,根据学生完成题目的情况,做好标记。

3. 批改

批改首先在对子间进行,之后,小组长和学科班长组织大家一起查缺补漏,最后,教师针对关键点、易错点进行必要的说明。

4. 暴露

对子之间相互讨论,将问题暴露出来,并集中写在本组的黑板上。之后,小组长组织组员到黑板前,共同寻找问题的错误原因。最后,学科班长对所有的共性问题,进行收集、归纳、整理。

5. 展示

根据学科班长归纳整理的共性问题,全班学生集体研究解决方案,并针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进行总结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展示情况,及时点拨和引导。如果学生的展示不到位,教师要补充和拓展。

6. 总结整理

在这个环节,学生整理订正、对子互查、小组长督促、学科班长总结、教师提炼总结易错点和重点难点。

7. 评价

学科班长对本节课学生的常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出激励性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情况、树立学习信心。

在验收课上,验收的题目应该从学生中来。学生在之前的两个课型中,通过独学、探究、展示,会标注一些重点难点的问题,教师在设计验收题目时,可以参考学生的标注。

验收题目除了由教师设计,也可以交给学生自主设计。让学生自主设计验收题目,正是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表现欲和展示欲,在寻找问题、设计题目时,就会特别认真。自主设计题目的过程,也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再一次梳理的过程。


·上一篇文章:学生为什么不举手
·下一篇文章:王开东:教师要有“工匠之心”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jjr.com/news/jsketang/1532814365756EHG83CA3ID238JJFJK.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