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会责任教育的实践理路
来源:科技前沿(科技河) 作者:郑士鹏
三、责任意志:青年社会责任教育的实践转化
意志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概念与人的心理活动及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意志体现着一个人的精神本体,与社会伦理中客观存在的真假、善恶、自由、美德等具有紧密关联,也是影响一个人发展的关键因素。责任意志是主体在确定了担当责任的目的之后,根据这一目的对自身行为进行调节和支配,并在这一过程中努力克服困难和问题的毅力和能力。责任意志体现着主体在担当责任中自愿解决问题、保持长久担当责任的心理倾向和行为表现。社会是人类因相互需求而组成的整体,代表着人类的整体利益,因此社会责任意志具有自主性、坚韧性和自律性等多种特点,是对主体责任情感强烈程度的一种反映。责任意志对人的担责行为具有唤醒、激发、变更、制止以及坚持等多种调节作用,贯穿于青年担当社会责任的准备阶段与行动阶段,是青年积极担当社会责任的重要精神条件。
青年担当社会责任的实践是复杂的,青年要依靠责任意志的支撑作用坚定不移地执行担当责任的各项计划,例如循序渐进地提升专业能力、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提升社会实践能力、遵循学习计划踏实努力以获得进修深造资格等。同时要努力克服主观上的思想懈怠、认知错误以及客观上的多种现实困难,形成迎难而上的顽强意志。然而,责任意志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其建立在责任认知和责任情感的基础上,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以成为社会责任的一部分。现今青年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认知,对世界、国家、民族及社会有着深沉的责任情感,但由于责任意志薄弱,难以长期坚持担当社会责任,或出现选择性担当责任的问题,表现出部分青年责任意志不强,对自身如何担当社会责任思考不够、规划不足。基于此,青年社会责任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青年的责任意志,使青年的责任认知和责任情感最终通过有效的引导形成青年担当社会责任的意志力,从而依靠青年自身的力量,完成担当社会责任的长期目标。
首先,引导青年设计担当社会责任的目标与计划。从本质上而言,人类并非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作出正确的、合乎理性的判断,因此,必须依靠良好的教育,使人长期保持价值理性与责任理性。青年在担当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将形成责任情感,而这种情感是否强烈,关系到青年是否具有与之相匹配的责任意志。青年责任意志的生成机制体现为责任目标在大脑思维中被激发,并形成强烈的驱动力,使青年能够结合担当社会责任的具体目标及自身的能力特长对担当社会责任进行总体规划。严密合理的计划是青年顺利担当社会责任的前提,有利于巩固青年的责任意志,降低青年担当社会责任过程中的困难程度。因此,青年社会责任教育重点在于帮助青年树立起高尚、长远的担责目标,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社会的进步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而努力奋斗,以目标牵引和支撑精神意志,形成青年为实现目标而自觉磨炼本领、克服困难的动机,继而促使青年对社会责任知行一致,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其次,培养青年持之以恒担当社会责任的稳定心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多种复杂矛盾来看,人并非是绝对的道德的恪守者,其道德责任始终要受到多种外力的冲击,人只有突破了狭隘的欲望,才能担负起更加神圣的社会责任。古今中外,历史上任何一位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科学家及那些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至高贡献的人往往都有着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担责心态。他们基于坚强的责任意志而敢作敢为,拥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和决心。他们善于把握时机解决问题,不畏挫折,拒绝退缩,其责任意志在百折不挠的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增强。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社会责任教育资源既具有理论上的启示性,也兼具实践上的示范性,有利于促使青年将责任理论转化为行为实践,实现知行一致。因此,青年社会责任教育要注重培养青年担当社会责任的恒心,依靠责任意志连接知、情、行,促进从知到行的转化,培养青年稳定的担责心态,激励青年自觉向楷模看齐、向英烈看齐,从而养成坚强的责任意志。最后,修正青年担当社会责任的实践。青年担当社会责任是一个以简单细节整合为复杂行为的过程,在当前特殊的发展阶段,社会发展面临多种未知的挑战,这也意味着青年担当社会责任要长期处于复杂的世界变局和社会变化之中,需要青年在探索中不断对担责的行为进行反思和修正。由于青年正处于人生转折的关键阶段,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外部环境的深刻影响,因而对自身的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及责任实践缺少必要的修正能力。事实上,青年的一切行为都要受到意志的支配,而意志的强弱,与青年担当社会责任的结果密切相关。由于意志是人对自身行为价值的一种主观估计,存在较大的主观因素,人在作出判断时,会将要判断的事物与大脑中的某个既定模式进行对比,因而易出现判断误差。因此,要充分发挥责任教育的引导和纠偏作用,对青年的责任意志进行客观把握,并对青年担当社会实践的具体行为加以修正。青年社会责任教育要帮助青年进行价值判断,帮助青年对担当社会责任的风险进行预判,教会青年正确担当社会责任的方法。并对青年的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及责任实践进行总体修正,使青年在有效解决什么是社会责任、为什么要担当社会责任、怎样担当社会责任问题的基础上自觉担当起新时代赋予青年的重大责任。
·上一篇文章:钱颖一:人工智能将使中国教育优势荡然无存
·下一篇文章:社会资本研究50年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jjr.com/news/jygc/20123134745ACGHI5AK6DC035A81FA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