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应对美国科技封锁
来源:科技前沿(科技河) 作者:李锋亮
这段时间和中美贸易摩擦相关的新闻与事件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有舆论号召我们应该充分发扬独立自主的精神,以应对美国对我国实施的科技封锁与制裁。笔者认为,除了坚持独立自主之外,还需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因为美国的封锁与制裁,就减少交流与开放。相反,我们需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与交流政策,继续借鉴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优良经验为我所用。 为了保证我国科技在面对封锁与制裁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研究生教育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科技发展需要一批了解科技最前沿的创新拔尖人才,研究生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就有必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进行对标与学习。 目前,虽然从在校生和毕业生绝对数量来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已经非常庞大,但是,如果从千人注册研究生数、就业人口中研究生学历劳动力的比例来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还远远不足以支持经济社会的发展。即使从教育系统内部来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也是远远落后研究生教育强国的。比如,美国的研究生学位授予数(包括硕士和博士)占整个高等教育学位授予数(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比例超过30%,德国和法国的这一比例超过美国,而中国目前的这一比例仅为3%左右。这说明中国的研究生规模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然而,笔者并不是建议仅仅继续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本身,而是认为要在有了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这一保证之后,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包括进一步增加对研究生的资助力度。2018年,加拿大政府制定财政规划,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新一代研究人员的培养;与之相对应,加拿大研究生院理事会发布题为《为新一代加拿大研究者投资》的报告,强调要加大对博士研究生的研究资助力度。虽然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资助额度有了一定的增长,但还远远不够。目前对于研究生的研究资助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这将抑制研究生作为科研生力军的创新潜力。建议相关部门学习美国的做法,即专门针对在读的硕士与博士建立科研基金,供研究生自主申请。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宣传、表彰有学术潜力与志向的研究生,在广大研究生群体中营造更为浓厚的研究氛围,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从事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让研究生提前习得研究项目的管理,这也是一个卓越学者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除了要在加大投入的前提下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之外,还需要注意研究生的地区分布问题。目前,我国的在读研究生主要集中在特定的几个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和陕西等省市,无论是学术博士还是学术硕士,其在校生规模都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而专业博士在校生的集中度更高,数量排在前五的省市的专业博士数量占据了全国总数的2/3。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才的集聚效应,而且人才本身可以迁移,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所在地不一定要和研究生用人单位的所在地重合。但需要考虑的是,人才高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促进全国多个重要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是非常有必要对某些省市或地区(比如西部、东北等)进行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建设。 若要在这些省市发展研究生教育,吸引更多的学生和老师是最起码的要求。对于学生,可以提高相应的研究生资助额度,促使学生去这些省市攻读研究生。对于教师,可以利用现在美国对很多研究人员采取的歧视、限制甚至解雇行为,主动伸出橄榄枝,创造条件,吸引他们来到中国继续从事高水平研究。 如此,研究生教育较为薄弱的某个城市或者地区,由于高水平学生和师资的聚集,成为一个人才高地,将会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很好的辐射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产业聚集。这样不但有助于我们国家形成更多的科技聚集点、现代化都市圈,还有助于形成抗击美国的高关税与科技封锁的重要根据地。 总之,目前中美之争的本质在于科技,科技之争的本质在于高端人才,而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端人才最重要的基地。所以,在面对美国的霸凌与封锁之时,我国除了采取各种短期的应对之策外,依然需要长期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建设。如果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能够吸引世界上最好的学生和师资,那么美国的科技封锁将无计可施。而要进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需要加大投入,尤其是学习包括美国在内的众多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做法,加大对研究生的资助。另外,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在更多的地区打造更多的研究生教育高地,培育更多的地区增长极,使我国的高科技发展有更加广阔的战略纵深。 (作者: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
·上一篇文章:科研论文如何“讲故事”
·下一篇文章:教育观察:未来的顶级人才需要什么思维格局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jjr.com/news/jygc/201231542419HBIAEK48DDJCBI96ID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