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中国家长正陷入教育恐慌(图)
来源: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作者:佚名
沉重的起跑线
女儿今年该上小学了,父亲刘明(化名)早早开始准备,他打算让女儿进一家民办小学,这所小学在他们居住的上海市某区算是“名校”。尽管已经听说过“幼升小”考试的种种故事,面试场面还是让刘明意外——校园里满是焦躁的家长和表情凝重的孩子,大家排队等着老师叫名字,气氛就像是求职。
如果被叫到名字,孩子会被带到考学生的考场,家长则被带到另一个考场——学校不仅要考察孩子,还要考察家长,按照刘明的理解,主要是看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否重视。
面试出来,女儿告诉刘明,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甲乙两个人数羊,甲给乙一只,甲乙的羊一样多;乙给甲一只,甲的羊是乙的2倍。问,甲有几只羊,乙有几只羊?刘明理工科博士学位,但女儿的面试题居然一时难住了他,后来回家列了方程式才算出来。
刘明的经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家长体验,如果不是陪孩子迎考,家长们难以想象上小学要经过这样的竞争。在这一代家长的记忆里,只要到了入学年龄,父母就会把自己送进小学,升学压力至少要到中考才有体会。
升学竞争的低龄化,在最近十多年中愈演愈烈,教育主管部门注意到这样的现象,试图改变现状,但效果显然不好。2012年5月,国家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南》),详细说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知道什么,做到什么。《指南》指出,5-6岁的学龄前儿童,“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家长学院:给您不一样的教育视野!)。对于识字数量、拼音知识、英语能力等某些“幼升小”考试内容,《指南》没有提出要求。
某些“幼升小”的试题远远超越《指南》要求,但就算家长意识到考试太难,为了进好学校,该学的还是得让孩子学。
一边埋怨考试“变态”,一边为孩子考试准备——各种家长论坛里,随处可见如此纠结着的家长们。
某家长论坛上,一位妈妈讲述了带孩子考小学的经历。这位妈妈说,原本以为孩子小不懂压力,当孩子得知没有通过一所小学的考试后,哭得特别伤心,她才突然感到内疚,不该让孩子过早参与竞争。
“幼升小”如此,“小升初”竞争更甚,原本以普及教育为初衷的义务教育阶段,充满了残酷竞争的气氛。入学时“打破头”,入校后,竞争从“拼爹”转移到孩子“拼成绩”,“减负”常常流于口号。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对全市33所中小学二至八年级的121名学生进行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每天在校时间随年级上升而上升,最长的达到10小时,最短的近7小时。所有核心课的周课时数都要超过课程计划,语文课超出最多,各年级都超出1节可以上,到了五年级要超出将近两节课。“名校”的平均周课时数为38,要比一般学校高出3.27。
为了进好学校,有人“裸考”,有人靠“关系”。“没想到从幼儿园就开始拼爹啊。”一位3岁女孩的父亲,无奈地感叹。他从业于媒体,人脉关系算得广泛,但在给女儿报名上海一家区重点幼儿园时,还是深感艰难。
尽管教育部门三番五次禁止择校,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但家长们总是有办法区分学校的优劣,并动用一切能量让孩子进入那些掌握优质资源的学校。
这种鉴别能力和“弄”进好学校的本事,是暧昧和含混的,其中的奥妙,让缺少“关系”的老外无所适从。一位居住在上海的韩裔美国作家,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网站上,撰文讲述了她的儿子在上海择校的困惑。这位女作家不想让儿子上“国际班”,因为这种班常是成绩较差外籍学生聚集的地方。但如果想进较好的公办学校,女作家没有“熟人”。最后,她的儿子进入一所普通公办中学,她和儿子慢慢知道,在这样的学校读书,很可能无法考入理想的大学。女作家最终无奈放弃了让孩子在中国读书的实验,选择去英国上学。
中国家长显然没有如此多的选择,因此,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他们必须完成的任务,是区分好学校、好班级,然后将孩子“弄”进去。禁止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初衷是减轻学生升学压力,但事实上,这一政策客观上让竞争转入“地下”。
消失的童年
“开学新初二第一次物理课,物理老师让班上已经学过一遍初中物理的举手,全班举手了,老师自嘲白问;继续问学过两遍的举手,半个班级举着;……一直到问学过四遍的,NND居然还有手举着。不怕猪一样的敌人,就怕神一样的队友。”微博上有网友讲述了自己的见闻。
罗大佑的歌词里,童年是池塘、榕树、知了、蝴蝶……而如今,城市的孩子们连暑假也不可能享受如此放纵悠闲、“看着天空发呆”的夏天。
开学季网络上流传“万能奶奶”的故事,围观者一边叹服陪读奶奶的执著,一边感慨孩子的辛苦。故事中,上海市虹口区11岁的小学生程程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学习各种技艺,美术、钢琴、黑管、围棋,如今以奥数和英语为重。这6年中,奶奶因为陪读,跟着孙子上课也学了“十八般武艺”。
程程妈妈道出无奈:“在孩子三年级之前,我更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但是三年级之后,我发现情势不对。为进一所好中学,身边同事的孩子都在报补习班,孩子们都变得‘身怀绝技’。如果再不让孩子多学些东西,怕是难以应付以后的竞争。所以,我赶紧送程程去补习奥数、英语,希望进中学时有过硬的‘敲门砖’。即使这样,程程要进最好的名校希望不大,人家孩子都得过奥数一等奖,我们还没参赛,学得还是太晚了。”
初中生学高中课程,小学生学初中课程,幼儿园已经学完拼音、数百汉字,幼儿园前学会数字、加减……家长们领着孩子超前学习,孩子们在越来越提前的竞争中失去自己的童年。
教育学者杨东平,把中国教育中存在的过度竞争现状,用“教育恐慌”一词来总结。
“教育恐慌的气氛下,最可怜的是孩子,原本应该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段,小孩子却不得不上这个班,那个班,他们现在缺少很多体验,而这些体验对人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上海幼教媒体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黄铮发出感叹。
20年前,乐器、舞蹈、美术等等技能,被家长们认为是个别孩子的“特长”,只有那些表现出天赋的孩子,才会被家长送到专门的培训班去学习。而如今,“特长”变成了必修课,每个家长都要求自己的孩子掌握各种技艺,而且是越多越好。在家长们的心目中,凡是可能在今后竞争中占得先机的本领,孩子都必须学会。
北京某民营教育机构负责人闻风告诉记者,这样的改变,从1998年左右开始出现。当时,教育界实行多项改革,其中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取消统一考试,其目的是减轻学生负担、淡化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竞争。
但教育部门的初衷最后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竞争,学生的压力非但没有减小,反而更加沉重。闻风说,由于取消统一考试,而优质的教育资源又集中在少数学校,这些学校为了招收优质生源,开始尝试独立组织考试,或者设置各种招生条件。奥数的兴盛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好学校”为了选拔生源,以奥数等证书作为招生条件。
与此同时,教育政策缺少前瞻性,也给教育资源的紧张雪上加霜。闻风介绍,1980年代中期,北京市共有小学4300多所,由于学龄儿童人数下降,大规模的小学撤并开始实施,现在,北京市只剩下1100多所。这几年学龄儿童有增加的趋势,再加上非户籍学龄儿童人数急剧增加,他们也要在北京上学,一增一减的落差,让“好学校”资源显得异常稀缺。于是,“占坑”等怪现象频出,家长们恨不得孩子一出生,就排在“好学校”的门口,为孩子争得一个宝贵的座位。
·上一篇文章:书法艺术对大学生文化修养的现实作用和意义
·下一篇文章:读完初中就留学 中考只是为要拿到毕业证吗?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jjr.com/news/jysk/13611047211FG9598G5DGF3J9B92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