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习力教育智库 作者:叶瑞祥
什么是学习力?其要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这是研究老年学习力理论与实践必须明确的问题。
一、学习力的内涵
学习力起始于美国系统力学创始人佛睿斯特在1965年提出的学习型组织思想。自学习力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内涵,众说纷纭。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有:1.“潜能论”,认为“学习力作为一种潜能,它蕴藏于人脑中”[1]。 2.“要素论”,认为“学习力是由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三个要素构成”[2]。 3.“总和论”,认为“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总和”[3]。 4.“生产力论”,认为“学习力也是生产力,是创造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源动力”[3]。 5.“信息论”,认为“在信息化的今天,学习力则集中体现在快速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上”[4]。 6.“资源论”,认为“所谓学习力,就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以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状态和过程的能力”[2]。 7.“能力论”,认为“学习力狭义称学习能力”[3]。8.“泛能力论”,认为“学习能力近来人们把它拓宽为‘学习力’这一新概念”[5]。9.“核心论”,认为“学习力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团体与个人的核心竞争力”[6]。
综合各种观点,吸纳合理因素,我们认为,学习力是综合学习能力的简称,是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重要课题。它是人的大脑所特有的一种潜能,是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效力、学习毅力、学习创新活力和学习潜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人发展的基本动力和重要标志。
如何理解这个概念?我们认为包括以下四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层次,主要阐明“定位”。从学科研究的角度来看,学习力是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重要研究课题,学习学、心理学、教育学、人才学、社会学、脑科学以及信息科学等学科,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它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它是属于综合性学科范畴。在提法上则由狭义的单一的学习能力拓宽为广义的综合的学习能力,是综合学习能力的简称,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下面为学习力与学习能力的关系图。(省略)
第二层次,主要阐明“定义”。从本质上看,学习力是人的大脑所特有的一种潜能。这种潜能,可能被激发,也可能没激发,研究它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学习潜力,把学习的潜能转化为学习力。
第三层次,主要阐明“要素”。从综合性学科的角度出发,学习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效力、学习毅力、学习创新活力和学习潜力,并以集中的综合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四层次,主要阐明“作用”。学习力在人的成长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团体与个体发展的基本动力,又是团体与个体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学习力的要素
学习力由哪些要素组成?不同学者,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主要观点如下:1.“两要素论”,认为学习力“既包括智力因素,又包括非智力因素”[5]。 2.“三要素论”,认为“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三个方面”[5]。 3.“四要素论”,有的认为“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总和,是人们获得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3] 。有的认为“学习力,就是团体或个人的知识获得动力(学习动力)、知识获得能力(学习能力)、知识内化能力(知识吸收)、知识外化能力(知识运用)的总和”[3] 。根据学习力的内涵,结合近年来的实践研究,我们认为学习力的基本要素如下:
(一)学习动力。学习动力是学习主体进行学习的原动力。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这是学习力的方向,属于学习动力系统。
(二)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项学习任务的实际本领。包括基本学习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分科学习能力等。这是学习力的基础,属于学习能力系统。
(三)学习方法效力。学习方法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学习方法效力是指通过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的效度。包括基本学习方法、现代学习方法、分科学习方法等。这是增强学习力的条件,属于学习方法系统。
(四)学习毅力。学习毅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学习意志品质。包括自觉学习毅力、自制学习毅力、坚持学习毅力等。这是增强学习力的保障,属于学习情意系统。
(五)学习创新活力。学习创新活力就是把创新的方法寓于学习过程中,实现以创新为目的学习活动。包括学习创新意识、学习创新思维、学习创新方法、学习创新能力等。这是学习力的精华,属于学习创新系统。
(六)学习潜力。学习潜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被激发的解决实际问题或创造产品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音乐能力、数理逻辑能力、空间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认识能力、自然观察能力。这是学习力的核心,属于学习潜力系统。
为了深入理解学习力的要素,我们还可以细化为下列图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说明 |
个
人
学
习
力 |
学习
动力 |
学习目标 |
目标、目的、理想 |
学习动机 |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 |
学习兴趣 |
直接兴趣、间接兴趣 |
学习
能力 |
基本学习能力 |
能有效掌握基本学习能力 |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 |
分科学习能力 |
能掌握不同学科的学习能力 |
学习
方法
效力 |
基本学习方法 |
能科学地掌握基本学习方法 |
现代学习方法 |
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纲络、创新学习方法等 |
分科学习方法 |
能掌握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 |
学习
毅力 |
自觉学习毅力 |
能自觉地进行学习 |
自制学习毅力 |
能自制地进行学习 |
坚持学习毅力 |
能坚持地进行学习 |
学习
创新
活力 |
学习创新意识 |
勇于探索、独立思考、开拓进取、标新立异等 |
学习创新思维 |
新颖、独特、开拓、灵活、变通等 |
学习创新方法 |
自主、问题、开放、案例、课题、迁移、组合、想象学习方法等 |
学习创新能力 |
问题、联想、迁移、组合、变通、标新、独创、操作学习能力等 |
学习
潜力 |
语言能力 |
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能力 |
音乐能力 |
感知、欣赏和创作音乐的能力 |
数理逻辑能力 |
有效地利用数学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
空间能力 |
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 |
身体运动能力 |
善于运用身体来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 |
人际交往能力 |
觉察并区别他人的情绪、意图、动机的能力 |
自我认识能力 |
自省的能力 |
自然观察能力 |
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形态及其辨识、分类的能力 |
当然,这些要素之间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但又不是并列的。其中,学习动力是方向,学习能力是基础,学习方法效力是条件,学习毅力是保障,学习创新活力是精华,学习潜力是核心,也是最终的目的。简言之,学习力的要素就是“好学”、“能学”、“会学”、“恒学”、“创学”、“潜学”的综合组成与表现。
为了具体理解学习力的要素及其关系,我们可以把学习力的组成要素比喻为飞机型的结构:学习动力是飞机的发动机,是动力;学习能力是飞机机下的前后轮子,是基础;学习方法效力与学习毅力分别是机身左右的机翼,是条件、保障;学习潜力是飞机机身的发展潜力,是发展空间;创新学习活力为飞机机舱内部设施,是精华。飞机各方面结
·上一篇文章: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毅力的培养策略
·下一篇文章:教师学习力的构成要素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jjr.com/news/xxljy/141228115819FE11D34BA46E3A4K5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