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东“村转居”民众“迁”出幸福路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动态 > 社会热点新闻 >

青海海东“村转居”民众“迁”出幸福路


栏目: 社会热点新闻     |      作者:佚名

青海海东“村转居”民众“迁”出幸福路

  图为乐都区七里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的读书阅览室。 薛蒂 摄

  中新网海东6月30日电 题:青海海东“村转居”民众“迁”出幸福路

  作者 潘雨洁 张添福

  夏日午后阳光正好,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盘绣园内,绣娘们三三两两在门廊前席地而坐,手中的针线上下盘飞,一会儿绣布上便现出精美花纹。

  “绣娘都是六七十岁的,家离这儿几步路,她们每天有补助、按绣品件数计算工资,年增收8000到1.5万元。”互助县五十镇党委副书记、班彦村驻村干部李玮介绍。

图为互助县班彦村盘绣园内的绣娘。 薛蒂 摄

  图为互助县班彦村盘绣园内的绣娘。 薛蒂 摄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土族自治县,盘绣是当地民间传统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班彦村是一个土族世居的传统村落,近年来,该村以“村集体+公司+基地+带头人+农户”模式发展盘绣产业,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带动当地民众就业增收。

  成品展销厅柜台前,56岁的张卓麻什姐正向客人介绍琳琅满目的盘绣产品。“有时早上派发的订单当晚就要赶制出来,一个月只休息一天。”虽然忙,但她喜欢现在的生活:“以前住山上,除了种地收麦子,没别的事干。”搬新家后,“靠自己十个指头赚到的钱,感觉更充实。”

  2017年,班彦村129户484人完成整体易地扶贫搬迁。2022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13100元,村集体经济累计达186.9万元。

  与搬离大山集中安置的班彦村类似,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七里店安置小区目前共安置着12个乡镇105个村的1944户、6770人,是青海省单体面积最大的扶贫安置区。

  在七里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10余个服务窗口前,时有前来办事咨询的居民。外面是齐整宽阔的道路楼栋,配有日间照料中心、卫生院、幼儿园、篮球场等公共基础设施。

  七里店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李艳介绍,社区划分四级网格,为居民提供所需服务,开发设计文明志愿服务APP,形成线上“居民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居民评单”的服务流程,“点对点”实现居民“微心愿”。

  侯富雄患有肢体残疾,在山上住时,坐车到城里要两三个小时。2019年,搬进七里店社区后,“看病比从前方便多了”。更令她开心的,是在家对面的残疾人就业基地灯笼制作扶贫车间找到了工作。“小区修了轮椅坡道、扶手,我自己就能出门上班。”

图为互助县班彦村盘绣园内展销的产品。 薛蒂 摄

  图为互助县班彦村盘绣园内展销的产品。 薛蒂 摄

  与侯富雄一起搬迁的董海梅原是一名幼教,参加了社区组织的育婴师培训后,她有了“再打一份工”的想法:“想当月嫂多赚一份钱。”她说,“如果不从山上搬下来,这些都无法实现。”

  据悉,近年来该社区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居民提供“楼上置业、楼下就业”就业保障,定期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开展小区专场招聘会、设立招聘信息角和就业服务站,送岗位、送政策,900余位居民与用工单位签订协议。

  今年是青海海东撤地建市十周年。2016年以来,海东市实际搬迁安置18055户64665人,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6.6亿元,灵活采取整乡搬迁、进城上楼安置、多村集中搬迁等模式,新建集中安置区67个、住房13365套86.8万平方米。

  在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日趋完善的同时,该市通过产业扶持、技能培训、金融支持、低保兜底等举措,实现搬迁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增收,由“拨穷根”向“换穷业”转变。(完)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青海湟水河畔“生态窗口”:确保“一河清水向东流”

    下一篇:华科智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