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结合电商,打造品牌,山西临县前青塘村——
发展特色粽业 助推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刘鑫焱 郑洋洋
“青塘粽子”,看这名字,有不少人或许会联想到某个江南小镇。但实际上,这些粽子都产自吕梁山深处的山西临县安业乡前青塘村。今年端午,入驻直播间的青塘粽子仅8分钟就卖出2万余单,销售金额达130万元。
剥开一只刚煮熟的粽子,轻尝一口,粽叶清香、甜糯的黄米与甜枣,使人胃口大开,这是青塘粽子销售直播间的主打产品之一——黄米粽子。与时俱进、紧跟市场,近年来,前青塘村粽子产业的生产规模扩大、产品种类增多,并与电商紧密结合。“比如这款包含了黄米、江米、混合米3种类型粽子的产品,是今年的流行款。”前青塘村粽子产业园负责人张新勤介绍,“通过研发创新,我们统一产品规格,采购现代化设备进行包装生产,让青塘粽子能贴合更多人口味,也更容易储存。”
“全村有400余亩苇田,苇叶墨绿而肥厚,是包粽子的好材料。”张新勤说,传承数百年的独特工艺,加上吕梁山区优质的黄河滩枣、黄米、马莲草等特产,是当地粽子产业发展的优质资源。当时在外做生意的张新勤看到其他地方的粽子品牌,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我们村的粽子有独特优势,一定能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返乡后,他创办青塘粽子加工厂,结果第一年生产的8万只粽子销售火热,在当地产生示范效应。
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前青塘村发展粽子加工业,从最初的家庭小作坊式生产,逐渐发展成工厂化生产,带动村民致富。“3片苇叶3颗枣,100克糯米不能少。”在前青塘村粽子产业园的包制车间内,包粽工刘金梅脱口而出青塘粽子的制作标准。57岁的刘金梅每天能包1200多个粽子,有300多元的收入。在前青塘村,像刘金梅这样的包粽工还有很多。安业乡党委书记曹双龙介绍:“我们每年组织粽子产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现在前青塘村有70%的村民从事相关工作,同时带动周边村就业2600多人。”
近年来,粽子产业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村里发展起百亩鱼塘、水上乐园、农家乐等新兴产业,吸引了不少游客,而人气兴旺的旅游业又有力促进了当地粽子产业的发展。“今年,我们将进一步规范青塘粽子的加工标准,提高公共品牌的影响力,争取产值突破1.5亿元。”曹双龙说。
围绕青塘粽子这一特色产业,前青塘村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乡村产业振兴模式。2022年,前青塘村村集体收入达到101.82万元,并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支部建在小区 服务方便群众
下一篇:建好充电设施 精准服务出行
相关推荐
- 瑞士向中国返还5件流失文物艺术品
- 脑机接口,帮人开口
- 两度被评为“世界第一美”林珍娜有双107cm大长腿,拥有黄金比例身材,32岁的她充满成熟魅力
- 浙江省博物馆新馆开馆
- 英媒:文物被盗暴露大英博物馆荒谬做派 拒还文物理由十分侮辱人
- 从端午产业“三变”看消费市场活力
- 大都市如何“生”出万亩粮田?
- 暑期临近,热门线路来了!
- 法律草案回应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反映的突出问题 无障碍环境建设将持续“扩圈”
- 高温下,他们坚守岗位
- 严打毒品犯罪、摧毁团伙网络,云南保山缉毒警——战斗在缉毒战场最前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 奔跑的“三夏”·瞰丰收
- 端午香囊赠学子 五彩丝线祝高“粽”
- 倒计时5天!天津夏季达沃斯,我们准备好了!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记者手记:福建“海归”人才筑梦家乡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