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成绩到重成长 “小奥运”变“大聚会”——从世界大运会看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动态 > 社会热点新闻 >

重成绩到重成长 “小奥运”变“大聚会”——从世界大运会看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栏目: 社会热点新闻     |      作者:佚名

  【成都大运会来了】 

  7月12日,参加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正式成立。

  来自全国25个省市区、百余所高校的411名运动员出现在这份名单中,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首次参加世界大运会。参加过奥运会的运动员有30余人,其中较为人们熟悉的仅有张雨霏、李冰洁、张家齐、邹敬园等。

  “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比赛,更注重竞技。大运会不同,虽然也希望获得好成绩,但在这里,竞技场不过是给世界大学生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和相互交流的平台。所以,大运会更多地体现了‘重在参与’的精神,即使将来不从事体育,参加大运会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和经历。”曾参加过两届大运会、现在高校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袁微这样认为。

  在袁微看来,近十多年来,除了参赛人员的变化,国人对大运会的认识变化同样使人欣慰。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小奥运”的说法已逐渐淡化,竞技成绩的追求不再被视为参加大运会的全部,为大学生创造的文化融合、感情交流等方面的意义更为社会所重视。

  一

  2001年8月28日,北京工人体育场,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110米跨栏比赛中,年仅18岁的刘翔以13秒33的成绩获得冠军,这是他拿到的第一个国际大赛冠军。

  “参加北京大运会前,我只在前一年参加过两次世界性比赛,一次是智利青年世锦赛,一次是法国里昂室内赛,一次第四,一次第三。”多年后的刘翔,对2001年夏天的参赛经历仍记忆犹新,“可以说,北京大运会是我走向世界,跑向奥运会最高领奖台的开始。”

  和刘翔一样,对22年前的那个夏天记忆深刻的还有篮球运动员王治郅以及以他和姚明、巴特尔为核心的中国大学生男篮,他们于2001年8月30日晚,在清华大学体育馆以1分险胜美国队,进入北京大运会男篮决赛,那是中国男篮迄今为止唯一一次战胜美国队的经历。这场比赛掀起的爱国热潮,丝毫不亚于中国女排在2019年日本世界杯折桂、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金引起的轰动。

  回想22年前那个夏天,确实给中国人带来太多惊喜:7月14日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权,一个月后,有着“小奥运”之称的第2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北京举行。

  翻开2001年北京大运会中国代表团名单,一连串中国体坛巨星的名字映入眼帘——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位,还有李娜、王励勤、张怡宁、田亮、郭晶晶、冼东妹……

  “那个时候,大运会的‘小奥运’概念在国内提得特别多,中国对竞技成绩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前秘书长杨立国曾对记者表示。在他看来,当时没有人把大运会当成学生比赛来看,尤其是在北京刚刚申办成功奥运会的背景下,所有人都把这一届大运会看成北京奥运会的预演,无论是赛事组织还是竞赛成绩。

  事实上,国人对大运会的关注并非始于2001年的北京,只不过在那年,大运会第一次来到中国,举办的时间又是在我们获得奥运会的举办权之后。

  1975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成立。同年,协会加入了世界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两年后,中国大体协第一次组团参加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后来率领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的孙晋芳参加了那次大运会,她后来回忆说:“那届大运会是在保加利亚索菲亚举行。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改革开放,像我们这样的国家队出外参赛机会也很少,大运会是我们第一次参加世界综合性运动会。”

  首次参加世界大赛,中国女排就拿到了大运会银牌;两年后的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运会上,由郎平为主力的中国女排更是一举夺得冠军,实现中国“三大球”在世界大赛“零的突破”,因此在孙晋芳看来,这是中国女排“五连冠”乃至“十冠王”辉煌的起点。

  和中国女排的经历一样,大运会在很长时间里为众多后来的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提供崭露头角并一战成名的机会。可以说,大运会记录着新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历程。

  在2001年北京大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以54枚金牌的成绩名列金牌榜第一位,创造了参加世界大运会的最佳成绩。不过,北京大运会同时也成为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端。

  二

  今年4月19日,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当日中午,清华大学校园内举办了“青春有约 唱响大运”,高校学子共唱大运歌曲,为大运会倒计时100天助力加油,向全球青年大学生发出青春之约。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针对堂食手机点餐,上海市网信办提出个人信息保护“六不”建议

下一篇:突出防范重点 精准应对汛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