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昨天(8月9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在北冰洋楚科奇海上作业。总台央视记者随船出发,全程记录中国此次北冰洋科考进程。那么,当前在楚科奇海科考队员面临哪些挑战?来看报道。
此次北冰洋科考有哪些重点任务?
这次科考全程80天左右,除去往返路途时间,预计总共有40多天可以开展科考作业。这次北冰洋科考有哪些重点任务呢?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领队 王金辉:我们这次北冰洋科考是聚焦北极快速变化下的生态系统的变化,主要有四个重点任务,一是中北冰洋的太平洋扇区的生态环境的调查和海冰的综合调查;二是加克洋中脊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三是一些科学研究计划,主要还是针对环流、海冰开展研究。四是国际合作。
研究北冰洋气溶胶 有哪些黑科技?
在本次科考过程中,采用多种新手段对极地大气进行研究。据了解,我国曾在2016年对北冰洋气溶胶情况进行过激光雷达观测试验。随着雷达性能不断优化,今年的北冰洋科考开始全面利用激光雷达采集数据。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 乐凡阁:这台仪器叫作气溶胶散射激光雷达,主要是观测从近表层到高空1万米,气溶胶浓度的垂直分布以及它相关的一些物理参数。这张是实时生成的数据图,初步推测的话,这主要可能是由于海洋排放的大量一次海盐气溶胶所导致的PM10气溶胶浓度升高。
24小时连续科考 面临哪些挑战?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在北冰洋科考,最显而易见的难度,其实就是自然条件恶劣。比如像现在,户外温度已经降到了0摄氏度以下,但是很多作业项目都需要在船上的艉甲板进行。
记者:要作业多长时间?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 刘坤:大概两个小时吧。冷,海水比较冷,上来之后在两(摄氏)度左右,泥的温度也差不多在两(摄氏)度。
浮冰多 作业需要找“水塘”
由于这次在楚科奇海上的作业项目,主要集中在水体环境、生物生态等方面,大量的海面浮冰也给科考作业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为了尽量减少浮冰影响,“雪龙2”号在航行到既定站位后,会通过雷达系统和目测寻找合适开展作业的冰间水域,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水塘”。
海雾频繁 防熊压力大
此外,频繁的海雾还会给队员们带来另外一重风险,那就是北极熊。除了安放安全屋、防熊笼外,考察队也会采用多种手段。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领队 王金辉:目前来说,主要是通过瞭望,就是我们在驾驶台几个方面观察作业的区域有没有熊。有熊的话,就让作业人员赶紧撤回来。另外碰到能见度不高,有雾过来,就赶紧停止作业,撤回来。第三个,我们也会通过无人机、一些红外(设备)感应有没有熊,包括直升机也是待命。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推荐
- 瑞士向中国返还5件流失文物艺术品
- 脑机接口,帮人开口
- 两度被评为“世界第一美”林珍娜有双107cm大长腿,拥有黄金比例身材,32岁的她充满成熟魅力
- 浙江省博物馆新馆开馆
- 英媒:文物被盗暴露大英博物馆荒谬做派 拒还文物理由十分侮辱人
- 从端午产业“三变”看消费市场活力
- 大都市如何“生”出万亩粮田?
- 暑期临近,热门线路来了!
- 法律草案回应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反映的突出问题 无障碍环境建设将持续“扩圈”
- 高温下,他们坚守岗位
- 严打毒品犯罪、摧毁团伙网络,云南保山缉毒警——战斗在缉毒战场最前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 奔跑的“三夏”·瞰丰收
- 端午香囊赠学子 五彩丝线祝高“粽”
- 倒计时5天!天津夏季达沃斯,我们准备好了!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记者手记:福建“海归”人才筑梦家乡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