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共谱新篇——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动态 > 社会热点新闻 >

凝心聚力 共谱新篇——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栏目: 社会热点新闻     |      作者:佚名

  光明日报记者宋喜群、王冰雅、赵秋丽、冯帆、王建宏、张文攀、高平、王潇、杨珏、李建斌、王胜昔

  日前,甘肃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该条例对城乡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产业结构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能源利用、区域协调发展、对外开放、科技创新及绿色消费等作出规定,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黄河流域横跨我国东中西部,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如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经济发展动能不断积蓄,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千年黄河故事奔涌出新的篇章。

  在贺兰山与黄河交汇处,记者走进位于宁夏石嘴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胜蓝化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不同于传统多晶硅车间高度达六七十米的主设备,这里的主装置只有十几米高。“大部分都是非标设备,可以把多晶硅生产废料‘吃干榨尽’,既能产出有环保价值的抑尘剂、硅酸钙和有商业价值的氯化硅,也能生产有战略价值的六氯乙硅烷,整个生产工艺不产生废气和废水。”该公司负责人沈俊说。

  曾经因煤而兴的石嘴山,煤炭产量从年产2000万吨压减到如今不到200万吨,取而代之的是新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现代化工等产业。目前,宁夏正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精准化补链条、集群化聚产业、多元化促协同,推动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1000余亩闲置撂荒的盐碱地被改良为黄河农业生态示范园。园区集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于一体,以农业带动旅游发展、以旅游促进农业升级。“园区总面积达到1300余亩,其中水稻鱼蟹立体种养面积达1050亩。2022年水稻产量65万斤,大米产量39万斤,鱼产量约8万斤,螃蟹产量1万斤。”大路镇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副总经理乔生介绍。

  大路镇通过土地流转,为当地258户646人每年带来土地直接收益50余万元。园区还带动周边70余家农家乐实现增收,为村民就近务工提供岗位,乡村振兴新动能不断释放。

  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青凉寺乡刘家圪堎村,李超正组织社员对核桃林和林下连翘进行除草管护。2013年,李超返乡创业,带领乡亲们成立了临县东江核桃专业合作社。经过十年耕耘,他们让曾经的漫山黄土变成如今的满目青翠。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吕梁市成立工作专班,全方位、一体化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目前,吕梁已完成林草建设任务20余万公顷,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公顷,全市林草覆盖率达72%以上。

  河南是黄河文化的孕育地和黄河流域生态屏障的支撑带。近年来,河南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围绕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着力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开展黄河文化资源全面调查和认定,谋划建设河南博物馆群,规划布局“一环四纵六横”旅游公路网,加快黄河历史文化地标城市建设,发展全链条文旅文创业态,打造中华文明探源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日前,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焦庙镇的连片玉米地里,玉米枝叶挺拔舒展,生机勃勃。这里是齐河县20万亩粮食绿色优质高产高效核心区。“这里2022年粮食平均亩产1546.33公斤,其中小麦亩产693.91公斤,玉米亩产852.42公斤,率先实现了20万亩全国最大面积集中连片‘吨半粮’生产能力。”齐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志庆介绍。

  “吨半粮”,即一年两季粮食亩产合计达到1500公斤以上。今年,齐河县还与山东农业大学牵手,共建山东农业大学德州(齐河)小麦产业研究院,将组建约30个高水平研究团队,聚焦小麦产业重大科学问题和产业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20日 02版)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五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业队:践行使命担当 全力排涝抢险

    下一篇:主产区累计收购超5000万吨 小麦总体收购进度已超八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