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由硝酸或硝酸、硫酸(或磷酸)混合酸分解磷矿粉,经氨化等工艺处理后生成的氮磷化成复肥。主要成分为CaHPO4,NH4H2PO4,NH4NO3和Ca(NO3)2。产品一般含氮(N)13%~26%,含磷(P2O5)12%~20%,N:P2O5在1:1到2:1之间。
发展简况 用硝酸分解磷矿的设想,首先由苏联农业化学家Д.Н.普里亚尼什尼柯夫等于1908年提出,后经挪威、瑞典、英国等国家30多年的试验研究,至40年代已有硝酸磷肥的正式产品,到50年代工艺日趋成熟,生产量不断增长。在缺乏硫资源的欧洲各国,发展更为迅速,并成为主要的复肥品种。中国于1964年在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建成中试车间,同时相继开展了一批肥效比较试验和工艺流程研究。1982年, ......
上一篇: 硝酸钾
下一篇: 硝酸钠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蔬菜栽培技术
(六)热带作物科研
农业气象发展史
狭叶锦鸡儿
(四)鼠害
斑鳢
3.全面开展时期
优良株系
2.徘徊阶段
(三)引进外资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