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在两性花或雌雄同株植物中, 由雌蕊发育正常、但遗传性上自身造成无花粉或花粉失去生活力的植株所构成的品系,简称不育系。
简史 植物雄性不育性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期。1763年,D.J.G.科勒特(Kohlreoter)最早报道在两性花植物中发现有雄性不育现象。但一直到20世纪初,才有人对植物的雄性不育性进行遗传研究,并区别了基因控制和胞质控制两种类型的雄性不育性。1908年,W.贝特森(Bateson)等经过对香豌豆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分析, 报道这种不育性是由隐性不育单基因控制的。同年,C.科林斯(Correns) 报道在一些植物物种中, 雌花、两性花异株是由母本细胞质控制的。最早认识到雄性不育性在作 ......
上一篇: 雄性不育恢复系
下一篇: 徐冠仁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芍药谱》
黄秋葵
(七)林业产值
牛的出栏率
1.盘锦河蟹
(六)云南农业其他优势项目
(二)健康教育
亚洲水产学会
枣种质资源
(二)纯收入变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