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古代从耒耜衍化而来的翻上农具。汉代称蹠铧,唐代称长镵,踏犁之名始见于宋代文献。后世或有称脚犁者。其柄上有横把,下有踏脚,下端装有金属犁铧,使用时用脚将犁铧踏入土中,向后扳压犁柄,将土翻上来,因用足踏,不需畜力牵引,故称踏犁。其形制和源流,王祯《农书》记载较详。踏犁在农业中发挥较大作用是在宋代。为解决耕牛不足的困难,北宋政府曾于淳化五年(994)和景德二年(1005)分别在黄淮地区和河北地区两次推广踏犁。据说“踏犁之用可代牛耕之功半,比钁耕之功则倍”。踏犁在西南一带颇为流行。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风土门》记载了踏犁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方法:“(广西) ......
上一篇: 挞
下一篇: 太阁检地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四)流动资金和生产周转金的投入效益
浦东鸡
(四) 多层次、多形式的收益分配
8.羊毛湾水库
半数体育种
《猪经大全》
(一) 农村人口的构成
(四)牧业工程建设
运动机能检查
三、辽宁省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