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1950年后,在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经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正确贯彻“团结、治安、生产”的总方针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对畜牧业的领导,改善人民生活”的方针,粮食总产量从1950年的5.64万吨增至1955年的8.65万吨,增长53.36%;牲畜存栏从269.83万头增至305.13万头,增长13.08%;人均纯收入从74元增至89元,增长20.27%。
1956年2月,开展了推翻封建农奴制度的民主改革运动,极少数反动土司、头人、寺庙上层,掀起了反对民主改革的武装叛乱,使农业生产蒙受巨大损失。政府采取了“边平叛、边改革”的方针,平息了叛乱,取得了民改的成功。接着推行合作化运动,生产逐步得到恢复。正当农 ......
上一篇: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业
下一篇: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单年流行病害
割灌机
动物性食用油脂卫生检验
2.土壤污染研究
(二)渔政基础建设
3.农村经济产业化
1.兴修农田水利工程
索思伍德,T.R.E.
顶管法
第四节 海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