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1.洪灾。历史上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频繁,据文献记载及资料统计,明成化六年(1470年) 至新中国成立前 (1948年) 共479年,天津被水淹13次。在1949—1995年的47年中洪水灾害最大的是1954年、1956年、1962年、1963年、1982年。这些年大水虽未淹市区,但受灾损失巨大。最具有代表性是1939年和1963年的洪水。
1939年的洪水。大水以北系来水为主,最大洪峰流量的潮白河苏庄站为15000立方米/秒,永定河三家店站为4 000立方米/秒,拒马河和滹沱河均在8000立方米/秒以上。该次洪水水淹天津市,市内70%~80%的街道水深达1~2米,平地行舟一个多月,15.8万户居民受淹,倒塌房屋5万余间,受灾人口约80万人。
1963年洪水。大水以 ......
上一篇: (四) 乡镇供水工程
下一篇: (二) 工程措施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一)以国家投入为主的引导、示范发展阶段
藤井健雄
《江南催耕课稻编》
9.附带草地类
一、发展历程
马混睛虫病
红茄苳
(一)制定政策法规
六、实行优惠政策和强化投入并举
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