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航道治理工程实行疏浚、整治、渠化三者并重。万安水利枢纽的建成, 成为千里赣江第一个综合利用梯级。昌江渠化工程是以电养航、深化治理中小河流的尝试。为了治理航道, 省航务局自80年代初淘汰了一批旧工程船, 添置一批新型工程船舶。1990年, 全省航务系统拥有各类船舶171艘,1 840吨位、7 740.5千瓦功率。随着工程船舶的增加和技术状况的提高, 航道疏浚生产能力逐年增大。1990年, 全省航道疏浚量达到113.1万立方米, 较1975年增长了222.8%, 中小河流直接伸向广大农村,方便了农副产品运输。改革开放以后, 航道部门逐步加大中小河流的建设投资。1978年, 在信 ......
上一篇: 2.航道萎缩阶段
下一篇: 1.初步发展阶段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金毛虫
超声风速表
(一)消费水平显著提高,消费结构明显优化
白内障摘出术
细胞
星天牛
眼脉
观赏葫芦
板皮山羊
(一)加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