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品格教育大师李寇纳

美国品格教育大师李寇纳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纽约州立大学儿童早期发展心理学系教授李寇纳有着卷卷的头发和花白的大胡子,戴着一圈圈深度近视的眼镜。他的研究室和一般学者研究室没什么不同,除了书以外还是书。不同的是,这些堆积如山的书,很多是五颜六色的绘本,这些绘本多半诉说着品格教育的价值。


李寇纳于一九九五年成立「尊重和责任研究中心」(TheCenter for the 4th and 5th Rs ),研究中心位于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分校校园,距离纽约市约三百公里,一直都是美国品格教育课程研究和发展的全国重镇。


他和太太在过去四十年来,以传教的热情,致力于推动品格教育,是美国品格教育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也是最早提出品格教育学术架构的学者。他让美国的品格教育从价值之争,进入学术论证与实践的阶段,二○○一年获颁品格教育终身成就奖。


专访中,有十三个孙子都在家自学的李寇纳,深切提醒家庭是品格教育里不可或缺的角色


Q:美国品格教育发展的历程为何?当初在什么样的大环境下,体会到品格教育的迫切?

A:美国的品格教育在一九八○年代开始由下而上的推动。为什么?因为老师发现学生变了,学生不会辨别对与错。这和当时社会气氛以个人价值为主有关,年轻人普遍觉得「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加上实证主义的影响,大家对于何谓「品格」莫衷一是。到了八○年代末九○年代初,大家发现必须做点事情,来修补支离破碎的美国价值。


不同的民间组织兴起,CEP(CharacterEducation Partnership,品格教育联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织,最重要的贡献是:


第一、结合了相关学者和老师们每年开一次年会,以学术研究做为推动品格教育的基础。譬如,研究推动品格教育是否可以降低校园霸凌现象?在推动前和推动后的情况各如何?哪些是关键作为?


第二、CEP提出了品格教育的十一项原则,以及评估这些原则实行的具体指标。从此以后,在相同领域内的人就可以用同样的语言来沟通和检讨,有同样的指针可以观察、掌握进度。


第三、CEP举办全美最佳品格学校选拔。每年选出十个推动品格教育最佳的学校,不但吸引了媒体的目光,也让品格教育有了实践的案例可以借镜。


另外一个重要的组织是「品格至要」(CharacterCounts!),提出了六大支柱:尊重、责任、公平、值得信赖、关怀、公民责任。这六大支柱因为价值中立,很快赢得各政党的支持,宗教团体也没有异议。一九九四年,政府也首度编列预算开始注入公共学校,推动品格教育。政府的介入是品格教育开始在美国公立学校快速展开的关键。


Q:「品学兼优高中报告」里面最重要的发现是什么?

A:最近几年,美国上上下下对于推动品格教育不遗余力,几乎成为全国运动。几乎所有的公立中小学都有品格课程,但是我们发现到了高中,品格教育往往被忽视。高中老师多半觉得自己是专科的老师,不认为自己该负起品格教育的责任。


这份报告中,我们遍访了全美二十四所卓越高中,发现这些学校的共同点是,相信教育有两个重要的核心目标:在学业上成长、品行上受到熏陶,也就是追求卓越和德行。「品格教育」就是追求卓越和德性的途径。


我们首次提出,「品格」有两块重要的基础:一是追求卓越的成就品格(performance character)和追求良好德行的道德品格(moralcharacter)。「成就品格」是在任何领域追求卓越的能力,如:企图心、自信、创意、勤勉、好奇、挫折忍受力等。「道德品格」则是和他人维持友善关系、自制和负责的德行,如:同理心、友善、诚实、耐心、合作、谦虚等


若是学校不重视「成就品格」,人民可能缺乏竞争力和生产力。不重视「道德品格」,社会上可能充斥着贪婪、缺乏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和银行家。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品学兼优学校协助学生追求卓越和德行时,所形成的优质品格分为八类,并提供二十四所学校形成上百种的施行案例做为参考。


Q:你提到的多半是学校该怎么教品格,那么家庭该扮演什么角色?

A:家庭是品格教育的基础。我十三个孙子都是在家自学,自学是目前美国最快速成长的新教育趋势。研究也显示,自学的小孩表现很优异,因为他们获得最了解自己的老师──父母一对一的教授。


当我退休后,我将会回家加入孙子们的自学。其实,我跟他们学到的更多。


现代社会中,学校、家庭和媒体是影响小孩品格形塑的三大力量。但对很多小孩来说,媒体往往是破坏品格教育的力量。若父母又无法控制小孩接触媒体的质量,学校老师也没有教授学生媒体识读的能力,这对于品格教育将是很大的危机。刚刚提到的自学家庭,在媒体接触这部分相对获得比较好的关照。


Q:你曾经多次到新加坡访问,新加坡的品格教育关心什么议题?

A:新加坡老师们担心的是,没有家庭传统可以传承。因为家长工作太忙,多半都是保母在照顾小孩,家庭价值因为相处时间太少而很难展现,这对品格教育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危机。


Q:这也是台湾的现象……

A:这让人忧心。我访问过很多老师和校长,他们共同的观察是,家庭的改变太巨大了。在一九六○年代,单亲家庭的比例大约只有二十分之一,现在平均每五个美国学生中,有两个来自单亲家庭。


家庭迅速的崩解,原本父母该是小孩品格教育的导师,但许多人因忙于家计被迫缺席,现在必须由学校负起这个责任,重建家庭价值。


Q:学校有可能取代父母吗?

A:不可能。我觉得有些学校最大的错误就是想要承担全部品格教育的工作,这是大错特错,尤其是对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看看那些推动品格教育成功的学校,都有两个共同点,第一就是把品格教育放在第一优先,第二是鼓励家长深度涉入。父母一定要深入参与(李寇纳每说一个字就敲一下桌面强调)。


比方说要父母参与相关的家庭作业,或是请学生访问父母:「你有没有真正的朋友?维持多久的友谊?」、「你觉得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有没有不是真正的朋友?你交过不是真正的朋友吗?」我想很多父母从来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透过这样的讨论,不但可以让亲子互动更好,也可以真正落实品格教育,不至于流于形式。


·上一篇文章:著名学习力教育专家余建祥
·下一篇文章: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jjr.com/news/jymj/14926233634DDK0K299E16HKKHHA1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