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端午小长假中,不少饭店都出现学生三三两两聚餐的情景,一些学生坦言,每逢小长假,他们都会用父母给的节日零用钱聚餐或游玩。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高消费主要出于三种心理状态。
一是出于从众心理,“名牌控”多见。太原大学外语学院第三附属小学校长聂三敏说,如今很多学生中流行一句口号:“要买就买流行的”,持这一类消费心理的学生较多,是消费盲目性和仿效性的典型代表。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部分舆论的片面引导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费心理的部分扭曲,在从众心理的“指引”下,学生大多以“用名牌”“穿品牌”为荣,完全不顾及家庭的承受能力。
二是出于求异心理,奉行“拼个性”。聂三敏分析认为,这种消费心理和从众心理恰好相反,他们一味追求特立独行,与众不同,认为这样才是彰显自己的个性,才能体现自己的特别。这类心理的形成大多是由不妥的家庭教育造成的。
三是出于攀比心理,追求“不差钱”。很多学生要求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要高档的,自行车、墨镜等扮酷的“行头”要高档的,电脑、手机、MP4或MP5等象征身份的消费品也要时尚的,同学之间的宴请、过生日、送礼物等“人情往来”也成为一笔不菲的开支。孩子要,家长不买或不给,孩子在同学们中间没“面子”,伤孩子的自尊,有的孩子甚至跟家长赌气,更有甚者以不上学相要挟。不论家长如何努力,孩子也不一定满意。
上一篇: 80后家长重养不善养 孩子应按儿童的方式生活
下一篇: 六一4家长生活状态扫描:忙碌 纠结 焦急 平和
标签:
【相关文章】
儿童智力的发展与关键期
心理虐待:轻视,忽视,重视
李嘉诚: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家长帮孩子在学校成功的方法
走出家教的四类误区
教育,把童年还给童年
叶圣陶教子写文章
做智慧型的父母
王东华谈“发现母亲”
培养孩子自尊心的策略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拒绝“学习困难”焦虑家长能做些什么
卢梭: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
名家教子:林语堂劝女不必上大学
为什么超过七成的小学优等生到初中成绩会骤降
余建祥:家庭教育中的战略和战术问题
余建祥:中国家长为什么会集体患上教育焦虑症、
给孩子最好的财商教育:如何在生活中轻松培养孩
余建祥:如何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诉求
余建祥:家庭教育的有效期和界限
余建祥:教育最大的风险,是父母低层次的教育认知
两孩妈妈:家庭职场如何兼顾
谢军:规矩更是爱
边玉芳:无条件地爱你的孩子
尹建莉:严厉教育是危险教育
家教案例:不焦虑 从微笑着跟孩子说话开始
王蒙:阅读无可替代,经典无可替代
家长怎么做:有一种胖,叫“女儿觉得自己胖”
两件法宝帮孩子管理时间远离磨蹭
家长是人生教养的第一导师
我为什么坚持让孩子学管乐
囧研究:小学数学成绩好长大工资收入高?
家长必读:如何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家有女儿 如何养育最放心?
龙应台:即使你平庸 父母也未必会失望
女孩的教育目标——之子于归宜室宜家
父母须知:儿童兴趣发展的三个阶段
教育孩子,要注意语言艺术
善待子女的学习成绩
开学啦,为孩子准备好3个本子,学习成绩提升会很
家长必读:5类“完美父母”并不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