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教育百科

教育回望:2003年农村教育从农民办到政府办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教育奠基中国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2003年 加强农村教育工作

教育回望:2003年农村教育从农民办到政府办

  河北省教育厅财务处处长 王红卫

  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决定》的颁布为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指明了发展方向。

  以我所熟悉的河北省为例,农村教育投入有几方面的改变,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度增加,而且是财政主渠道作用愈发明显。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开,农村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取消了农民集资和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以农民办学为主转变为以各级政府办学为主,财政拨款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逐年提高,财政拨款的主渠道作用愈发明显,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逐步呈现单一化趋势。

  我可以用数字来具体说一说。2000年,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2.47亿元,2003年达到66.67亿元,2008年达到了185.63亿元。其中2003年是关键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政府投入占的比重在增加。2003年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来源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到86.77%,从2003年开始逐年增长,到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到了98.27%。在投入保障的基础上,学生人均经费明显增长,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从2003年开始,我们先后组织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布局调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教育重点工程,共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舍992万平方米,改造中小学危房533万平方米,其中消除D级危房398万平方米。撤并中小学校和教学点14065所(个),其中初中1090所,小学12228所,教学点747个。

  这不是些冷冰冰的数字,这些数字是有温度的,代表着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关怀和支持,代表着农村教育所获得的新的发展动力。

  在过去,乡村中学办学很困难,很多中学校长发愁办公经费,只能靠收杂费或欠债勉强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平山县寨北乡中学王祝军校长对我们说,曾经有一段时间,学校连课桌椅都是学生自备的,老师们往讲台上一站,看到台下参差不齐、高低错落一片。书本资料费、住宿费、取暖费、信息技术教育费,等等,全得家长自掏腰包。学校教室的木门窗“呲牙咧嘴”得不到修缮。现在,经费不再是王祝军们挠头的问题,寨北乡中学盖起了新楼,修缮了旧校舍,学校没掏一分钱。

  2003年的《决定》明确提出“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的要求,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截至2007年,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实现了由“人民教育人民办”向“人民教育政府办”的根本转变。

  河北农村教育的变化是全国的一个缩影,正是在《决定》的指引下,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不明确、总体保障水平偏低、农民教育负担较重等突出问题,为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把农村义务教育推向更高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 张树伟 采访整理

  □链接  确立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

  据统计,2002年,全国财政预算内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拨款达到990亿元,占当年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的78.2%。从“农村教育农民办”到“农村教育政府办”的根本性变革初步实现。

  2003年9月,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第二十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决定》明确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决定》要求,到2007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国务院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农村教育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在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进一步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再上新台阶。

  推荐专题:庆祝建国60周年 中国教育及科研发展回顾展

 

国庆专题—建国60周年中国教育及高校科研回顾展




上一篇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

下一篇教育回望:2000年落实“减负”从研究学生开始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