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教育百科

齐加尼克效应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齐加尼克效应指因压力导致心理上的紧张状态。

 

心理实验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作过一次颇有意义的实验:他将自愿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20项工作。其间,齐加尼克对一组受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无法继续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务,而对另一组则让他们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实验得到不同的结果。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显现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一个人在接受一项工作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心理,只有任务完成,紧张才会解除。如果任务没有完成,则紧张持续不变。

 

案例解析

1888年,美国第23届总统竞选之日,候选人本杰明·哈里森(1833—1901年)很平静地在等候最终的结果。他的主要票仓在印第安那州。印第安那州的竞选结果宣布时已经是晚上11点钟了,一个朋友给他打电话祝贺,却被告知哈里森在此之前早已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上午,那位朋友问他为什么睡这么早。哈里森解释说:“熬夜并不能改变结果。如果我当选,我知道我前面的路会很难走。所以不管怎么说,休息好不失为是明智的选择。”

休息是避免齐加尼克效应的最明智选择

休息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工作会带来压力。哈里森明白这一点,但他也许不知道自己所要对付的,实际上是因工作压力所致的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在心理学上,这种状态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信息量的增加,作为“白领”阶层的脑力劳动者,其工作节奏日趋紧张,心理负荷亦日益加重。特别是脑力劳动是以大脑的积极思维为主的活动,一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持续而不间断的活动,所以紧张也往往是持续存在的。

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大多没有时间完成一项工作,再去做另一项工作,而是往往几项工作重叠在一齐来完成,往往形式上是上班了,实际上还在思考问题,大脑并没有休息。诸如报刊的编辑人员在出刊之前的“八小时以外”的时间里,仍然会考虑组稿、编排等情况;搞攻关项目的科研人员,研究课题经常会连绵不断地呈现在眼前……,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医务人员、工程师、作家身上,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未完成的工作,会像影子一样困扰着他们。

有些压力是良性的,它让我们振作。但更多的来自于我们感到自己无力控制的事物的压力,则往往导致齐加尼克效应,使我们更疲劳。

这种长期用脑过度,精神负担过重,引起能量减低而产生的疲劳是不能从休息中得到完全补偿,久而久之,酿成了知识分子最常见的多发病之一的神经衰弱症。

神经衰弱症是由于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导致精神活动能力减弱,以容易兴奋和迅速疲劳为特征,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易疲劳、头痛、头昏、失眠、多梦、记忆力衰退、精神不振等。

如果对快节奏的工作处理不当或不能适应,则易产生紧迫感、压力感和焦虑感,久之可诱发心身疾病。因此,学会缓解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应是现代人自我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小就学习到了“十年磨一剑”、“一寸光阴一寸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梅花香自苦寒来”等成语谚语,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如数家珍,并且历代传承。仔细分析这些话语,可以发现中国人是只注重时间,不注重效率的。换一种不雅的称呼便是一种“磨洋工”精神。如果人生百年,时间一点点消耗在这样的署往寒来当中,其实是一种慢性自杀。

常见到这样一幅对仗工整、笔力遒劲的对联悬于教室的醒目位置,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文学角度看本无可厚非,但作为至理名言,用以警戒后人却有失当之处。作为一个健康完整的人,完全没有必要在痛苦中生活。类似“凿壁借光”、“十年寒窗”等刻苦求学精神只能说学习方法不对。

不应当去效仿什么“铁杵磨针,滴水穿石”之类的精神。而应当换一种角度去寻求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在“苦”中是不可能学到更高境界的。如果张三打了三天三夜麻将,我们绝对不能用“刻苦”来形容他,而是说他在娱乐。那么牛顿煮怀表,郭靖苦练“降龙十八掌”,在精神愉悦上,与张三打麻将是一样的。那种达到忘我的至高境界,绝对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愉悦,但在常人的眼光看来,他们是一种刻苦精神。

然而,大家却往往只关注“艰苦”的表象,而忽略了精神愉悦的实质,这是本末倒置。正是在这种忽略的背景上,那种慢性自杀似的“刻苦”行为在很多高尚的名义下大行其道,风靡全国。我们看一下现代的小学生,真可谓是“无丝竹之乱耳,有案牍之劳形”。孩子的探索求知的天性在这种桎梏至下一点点丧失,最后荡然无存。

然而,正如学生必须要面对考试一样,我们每个人还必须追求成功,追求那些属于和不属于我们的东西。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该怎样去追求才能效率更高,才能不再痛苦,而变成一种人生的享受。

怀俄明州威尔逊市的杰克逊·霍尔压力医学学会行为医学主任布鲁斯·门罗认为,克服齐加尼克效应的诀窍就在于找到一种办法,让人们感到自己拥有某种程度的控制力,尽管目前实际上是不可能加以控制的。有时候,这意味着需要人为制造控制,比如走到盥洗室里冲厕所。

这种行为,或者其他看起来毫无意义的类似行为,能够打破持续不断的齐加尼克效应的循环,使得当前应激物所产生的影响分流到其他事务中。此类手段有助于将压力导向可资利用的水平,在这个水平上,人们获得控制感,将不良压力转为良性压力。

 

避免措施

自我放松

脑力劳动者容易产生齐加尼克效应。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信息量的快速增长,脑力劳动者的工作量亦相应增加,工作节奏随之加快。 由于脑力劳动是以大脑的积极思维为主的活动,其特殊性在于大脑的积极思维是持续而不间断地活动,所以紧张也往往是持续存在的。诸如报刊的编辑人员在出刊之前,“八小时以外”亦仍然会考虑组稿、编排等情况;搞攻关项目的科研人员,研究课题经常连绵不断地呈现在眼前……有时,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未完成的工作,会像影子一样困扰着你。医务人员、工程师、作家等都有此体会。

紧张的工作节奏和各种竞争,使脑力劳动者易于产生紧迫感,压力感和焦虑感,若处理不当或不能适应,则对很多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脑力劳动者必须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缓解精神上的紧张状态。

一、缩短工作时期 提高八小时内工作效率。

每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可谓是一个周期,当你攻克了某个难关,或完成了一件重要工作,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时,心情会豁然开朗,愉悦之情油然而生,这种完成任务后的欢愉对机解心理紧张、促进身心健康是极其有益的。

学会自我放松

在高度紧张之时,应力求降低应激的阈值,给自己以"减压政策"。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每天都应留出一定的休息、“喘气”的时间,抽空散散步,活动活动筋骨,尽量让精神上绷紧的弦有松弛的机会。

要科学地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实事求是地制定工作计划或目标,并适当留有余地。对待事业上的挫折不必耿耿于怀,亦不要为自己根本无法实现的"宏伟目标"而白白地耗尽心血,弄得精疲力尽。

三、“精神胜利法”。 鲁迅笔下的阿Q常用“精神胜利法”自我解嘲,对现代人亦不无裨益。这种“精神胜利法”实质上是一种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由本人的认知、言语、思维等心理活动来调节和改变身心状态的心理过程。运用积极乐观的自我暗示法能化被动局面为主动局面,收到特殊的调节效果。

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每天可安排一小时,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掌握。锻炼项目可选择跑步、快走、太极拳、广播体操、球类等等。体育锻炼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既可放松身心,又能增强体质。

五、培养一项以上业余爱好。 脑力劳动者的业余爱好可作为转移大脑“兴奋灶”的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有效地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进而消除疲劳,改善情绪,从紧张、乏味、无聊的小圈子中走出来,进入一个生机盎然的境界,业余爱好的内容是广泛的,诸如琴棋书画、养鸟养鱼、花卉盆景、写作、旅游、垂钓等等。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当“投资”,最好养成习惯,以缓解紧张感。

六、讲究心理调节。 既然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就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付它。将焦虑、烦恼等劣性情绪强行积郁在胸显然不妥。心情不好时,应尽量想办法"宣泄"或转移,如找知心朋友倾诉,一吐为快;或出去走走,看电影电视等。困难时要看到光明面,失败时要多看自己的成绩,要有自信心。这样有利于理清思路,克服困难,走出逆境。

娱乐半天

娱乐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对缓解心理压力十分有益。

 

教学应用

齐加尼克效应

“齐加尼克效应”是指对某项未完成的工作不忍丢下而表现出更大热情的现象。心理学研究者齐加尼克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让一个叫贝士的人连续去做一些工作,其中有些工作一次完成,而另一些工作则在中途强迫停止。实验结束后,齐加尼克让贝士回忆自己所做过的工作名称,结果发现,贝士首先回忆到的并不是那些已经完成的工作名称,而是那些被中止未完成的工作名称。那些被中止未完成的工作名称,贝士不仅回忆得快,而且回忆得又多又准。 “齐加尼克效应”对于物理教学工作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果在物理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不失时机地应用“齐加尼克效应”,对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加深对物理问题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适可而止,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适可而止的结局可以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从而给读者以美好的瑕想。物理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不要任何情况都是教师来“包场”。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往往会这样,总怕自己没有讲清楚,于是在课堂上面面俱到、倾其所有,把自己所知道的、能考虑到的,全部“无私”地“奉献”给学生,总认为这样心里才踏实,才对得起学生。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什么都“一包到底”,什么都让学生“一览无余”,让学生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物理“生活”,到头来只会培养出“饱食终日、无所思事”的低能儿,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是极为不利的。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真做好“导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恰到好处地“点到为止”,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余地、想象的空间,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去总结有关规律和应用;学习了平抛运动的有关规律后,可以让感兴趣的同学用类似的分析方法去研究斜抛运动的有关规律;在分析了串联电路的有关规律后,就可放手让学生讨论、分析并联电路的有关规律。在物理习题的教学中,也不需要从头一直讲到底,分析到一定的时候就可“刹车”,让学生接替你的“工作”,要知道“百闻不如一见”,而“百见不如一做”。当然,讲到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刹车”,却很有讲究,其“火候”一定要恰到好处:“火候”不到,“刹车”太急,学生则无法进行正确的“想象”;“火候”过了,“谜底”已基本揭晓了,则又没有“刹车”的必要了。至于这“火候”如何掌握,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研究才行。

二、制造悬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说、电影等文学作品之所以引人入胜,就是因为它有一波三折的情节和扣人心弦的悬念。“悬念”是一种欲知不得、欲罢不能的心理。悬念的构成,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期待和急切的探究欲望。根据课题需要,巧妙设置一些“悬念”,能使学生对所学对象产生“疑而不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求知欲望,这种活化了的认知潜能,能激发出极大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感知学习对象,集中注意力,丰富想象力,思维处于能动和活跃的状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也要善于制造悬念,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新课引入时,可用一些较为新奇的实验或故事制造出悬念。比如在讲授“物体的导热性”这一内容时,我在引入课题前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块手帕用手捏紧,然后用打火机去烧手帕,结果烧了一会竟然没有把手帕烧破。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笑了笑,从手帕中取出一枚硬币来,问学生道理何在。这时学生更是来了兴趣:有的说是硬币把火“吃掉”了,有的说是硬币起了降温作用,也有的仍在那儿摇头……,总之,这一有趣的现象已产生了“悬念”,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再引入课题,分析原因,就一定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欲擒故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人往往有一种逆反心理,有时候“欲擒故纵”反而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曾做过试验,如果你在课堂上声嘶力竭地强调所讲内容是如何如何的重要,学生也许习惯了,所以他们不一定就如你所愿,真那么重视;相反,有些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讲:“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基础较好的同学课后可以思考。”学生往往反而会反映出较高的热情,课后提问的较多,掌握的情况也比较好。学生一方面受好奇心驱使,心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学生一旦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了这个问题,心中自然会产生一种自豪感,从而增强了学好物理的自信心,而自信心对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通过自己认真思考过的问题,往往印象也特别深刻。搞“题海战术”是肯定学不好物理的,那是不是不做作业就能学好物理呢?当然也不行。我在教学中,故意少布置一些作业,而且把作业分为“必做”和“选做”两部分,结果发现除极少数学习特别不自觉的学生以外,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把选做的作业完成。当然,要达到这一点,必须要有三点保证:1、时间上“保证”,作业不能太多太滥,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完成;2、难度上“保证”,作业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太简单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尝不到学习的乐趣,而太难的题目则会使学生产生高不可攀的心理,从而失去物理学习的兴趣;3、质量上“保证”,选题时,要尽量找一些比较典型的、立意较新的、有一定趣味的题目。另外,当一个问题从一方面考虑总是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妨从另一方面去思考,另辟蹊径,常会使人茅塞顿开,获得意外的成功。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也常常需要这方面的指导。要让学生看清问题的实质,有时,表面上看好像应该用方法A来解决的,实际上却应该用方法B来解决。所以头脑一定要有“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思想,这对启发思维、拓宽思路是非常有益的。

设置悖论,在“上当”中悟出真谛

悖论,又叫佯谬。是指从某一观点、原理出发,合乎逻辑地导出错误的结论。不少学生之所以感到物理难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被物理学中一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佯谬所困扰。人们对“上当”的事情往往印象较深,因此,我在物理教学中常常故意设置一些佯谬,让学生“上当”。如在讲完万有引力定律后,教师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可以看出万有引力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学生会很轻意回答出来;这时你话锋一转,当一个物体放在地球的中心处时,即r→0时,地球对该物体的万有引力为多大呢?学生自然会轻松地回答:根据公式可知当r→0时,F→∞。这时教师可以从物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在地球中心处,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应该为零,而不是无穷大。那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呢?学生的学习热情立即高涨。这时教师再提醒学生思考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当r→0公式是不是仍然适用呢?学生这才会恍然大悟。通过这样在课堂上悖论的设置,克服了物理教学中千篇一律、死板空洞的说教。悖论的产生,使学生进入“山重水复”之中;悖论的解决,又使学生到达“柳暗花明”的境界。通过悖论,使学生在“上当”中感受物理天地的乐趣;通过悖论,使学生在“上当”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通过悖论,使学生在“上当”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齐加尼克效应”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还远不止这些,这有待于广大同仁进一步的探究和挖掘。同时,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应灵活掌握、适可而止,如果应用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则会妙笔生花、妙趣横生,否则则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上一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